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林乾:康熙真正选择的储君是十四阿哥允禵

2025-07-18 11:24 来源:网络 点击:

林乾:康熙真正选择的储君是十四阿哥允禵

大家知道,康熙大帝晚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宫戏永恒的热点。

最后赢家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可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板上钉钉吗?

今儿个,咱们就来扒一扒十四阿哥允禵,一个几乎被历史尘封的“准储君”,他的故事,或许比电视剧更精彩!

话说这允禵啊,比雍正小十岁,同母兄弟,却性格迥异。

雍正心思缜密,允禵则豪爽大气,颇有乃父之风。

康熙对他宠爱有加,十二岁就带着他四处巡游,见识世面。

其他皇子成年后都搬出皇宫,自立门户,唯独允禵,婚后依然留在宫里陪着康熙。

这待遇,啧啧,谁不羡慕?

紫禁城里,皇子们勾心斗角,争夺储位,允禵却像个局外人。

他醉心武艺,骑射功夫了得,对那些权谋之争,似乎并不在意。

可命运的齿轮,终究还是把他卷入了这场漩涡。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闹事,西北战火熊熊。

就在朝廷上下束手无策的时候,康熙力排众议,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王,挂帅出征。

抚远大将军?

还加个“王”字?

这可是清朝最高级别的军事统帅,一般只有亲王才能担任。

康熙如此安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对允禵的莫大信任,也是一种特殊的暗示。

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出兵,觉得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可允禵二话不说,接下这烫手山芋,慨然领命:“若贪图安逸,坐享富贵,我允禵这辈子都良心不安!”就冲这份担当,康熙怎能不偏爱他?

西北苦寒之地,允禵一待就是五年。

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硬是把准噶尔部打得服服帖帖,稳住了大清的西北边疆。

康熙龙颜大悦,称赞允禵立下“非常之功”。

捷报频传,允禵的威望如日中天,可他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康熙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储位之争也愈演愈烈。

就在康熙六十一年,一件怪事发生了——《康熙起居注》突然停笔了!

这起居注,就好比皇帝的日记,每天都得记录,从不间断。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停了,你说蹊跷不蹊跷?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停笔的时间,恰好与允禵受封大将军王的时间高度重合!

不少学者推测,康熙可能在起居注里写明了立允禵为储君的意愿,而雍正为了上位,才销毁了这段记录,来了个死无对证。

除了起居注,还有其他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允禵在奏折里,经常自称“本爵”,这口气,可不像是普通的贝子。

再比如,藏文文献《达赖喇嘛传》里,直接称呼允禵为“皇太子”。

这些零零碎碎的线索,拼凑起来,似乎都在指向一个被掩盖的真相:康熙属意的继承人,其实是允禵!

那雍正又是怎么上位的呢?这里面的水,深着呢!咱们按下不表,以后有机会再细聊。

康熙驾崩,雍正登基,允禵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他被召回京城,削去爵位,圈禁起来,从此与世隔绝。

雍正给出的理由是允禵“图谋不轨”,可这罪名,怎么看都像是强加于人。

一个在西北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功臣,会突然想不开要造反?

这逻辑,谁信?

想想看,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不也是兄弟阋墙的悲剧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权力,永远是让人迷失心智的毒药。

允禵的命运,令人唏嘘。

他曾是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也曾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却最终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他的故事,不仅是大清皇室的秘辛,更是对人性、权力、命运的深刻反思。

历史的迷雾,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散去。

康熙究竟属意哪个儿子继承大统?

《康熙起居注》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些问题,恐怕只有穿越回古代才能找到答案了。

但正是这些未解之谜,让历史更加引人入胜,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定。

历史,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悲欢离合,交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今天,我们重温允禵的故事,不仅是为了探寻历史的真相,更是为了铭记历史的教训,珍惜当下,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