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送命神器,枪械中的奇葩“百式”冲锋枪

2025-07-18 11:26 来源:网络 点击:

送命神器,枪械中的奇葩“百式”冲锋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军由于狭小的国土面积和工业水平的限制致使它们的武器装备能省则省,也导致了日本军部对武器精确度的变态要求,日军在吃过了冲锋枪的亏之后决定研制一款符合他们国情的冲锋枪,这款冲锋枪就是被日军前线士兵深恶痛绝的"百式"冲锋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款冲锋枪都有哪些奇葩之处吧。

上图为"百式"冲锋枪三视图。

一、加装了两脚支架的"百式"冲锋枪。

"百式"冲锋枪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唯一一种加装了两脚支架的冲锋枪。冲锋枪与单发步枪不同,单发步枪要求的是尽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突出的是精确度,轻机枪和重机枪则负责对敌方进行火力压制,而冲锋枪的要求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弹匣里的子弹打出去,突出的是便携性,可靠性和凶猛的火力。这样的要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短兵相接时快速的打出一片由钢铁组成的死亡区域,以此来达到快速突破防线和近距离火力压制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敌军的有生力量丧失作战能力的目的,然而日军高层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一发子弹就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要用一堆子弹去完成呢?所以他们要求设计人员设计一款在远距离时可以精确点射,在近距离时再进行全自动射击的冲锋枪,加装了两脚支架的"百式"冲锋枪就成了一种轻机枪不像轻机枪,冲锋枪不像冲锋枪的奇葩,两脚支架的安装完全的破坏了冲锋枪对体积和重量的要求,冲锋枪的易携带的特点也被破坏掉了,此时日军对冲锋枪的设计要求已经特别的接近轻机枪了。

上图为加装了两脚支架的"百式"冲锋枪。

二、加装了刺刀的"百式"冲锋枪。

众所周知,日军对白刃战有一种独特的情怀,这种情怀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国内盛行的武士道精神和日本政府所实行的军国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诸多影视剧中都有脑袋上裹着白布嘴里喊着"万岁"冲锋的日军的形象。日本军方认为,冲锋枪既然是用在短兵相接时的武器,那就给它加上刺刀吧,可实际上由于冲锋枪短小的枪身非常不适合同样身材矮小的日本人进行拼刺,就如兵法中所说的那样"一寸长,一寸强。"在拼刺时兵器长的那一方往往能占据相当大的优势,冲锋枪显然是无法占据优势的。而此时加装了刺刀和两脚支架的"百式"冲锋枪完全的失去了冲锋枪易于携带的特点,彻底的沦为了一种难以定位的奇葩枪械。

上图为加装了刺刀的"百式"冲锋枪。

三、可靠性极低的"百式"冲锋枪。

"百式"冲锋枪继承了日军枪械的最大特点—卡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所装备的自动火器都有个特点,就是可靠性极低,枪械发生卡壳的几率很大,比如日军大量装备的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就经常在战斗中发生卡壳的现象,"百式"冲锋枪在这方面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据资料记载,"百式"冲锋枪在战斗中平均五发子弹就要卡一次壳,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卡壳的一瞬间就可以宣告持该枪士兵的阵亡了。

上图为"百式"冲锋枪。

四、没有安装保险的"百式"冲锋枪。

在自动火器普及的今天大家都知道在枪械上有个装置叫做保险,这个装置所起到的作用是在非战时可以锁住扳机来避免枪械走火的问题。日军要求设计一款结构简单的冲锋枪,可设计师似乎理解错了上级的意思,量产的"百式"冲锋枪并没有保险这个装置,这对于自动火器来说是非常致命的缺陷,在战场上极易走火造成误伤事件以及暴露自身目标的严重后果。

上图为伞兵版"百式"冲锋枪。

总结点评

加装了两脚支架的"百式"冲锋枪说明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物资已经匮乏到了何种程度,而"百式"冲锋枪刺刀的加装则主要说明了日军在战场对白刃战的执着和自信,也从侧面说明了日军对本就不多的战略物资的珍惜程度,"百式"冲锋枪的低可靠性和不加装保险则将日本的军工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总而言之,"百式"冲锋枪的出现充分的说明了日军的鼠目寸光和他们的狂妄自大,这样的设计绝对无愧于"奇葩"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