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光复会,曾经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后来为何退出历史舞台了

2025-07-09 04:45 来源:网络 点击:

光复会,曾经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后来为何退出历史舞台了

光复会,又名复古会,它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一样,曾经是我国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但是,后来却退出了历史舞台。

光复会概略图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光复会的简史,并分析一下它最终淡出历史的原因。

一、发展历史与历史功绩

光复会是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由王嘉伟、蒋尊簋、陶成章、魏兰、龚宝铨等人在东京酝酿协商,次年初又经陶、魏回上海与蔡元培商议,于同年11月,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在上海正式成立的。由蔡元培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 。

总部设在上海新闸路仁和里,后迁到三马路保安里。该会的政治纲领即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他们主张除文字宣传外,更要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其主要活动范围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武昌准备起义时,湖南等省首先响应之后,上海响应了起义。上海的光复会又连带推动了江苏和浙江的独立,而江浙联军会攻南京的胜利则为日后民主共和政治的实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均与光复会分不开。

光复会誓词

南京光复后,革命势力完全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当时,适逢汉阳失守,武昌形势危急;黄兴(同盟会员)急至上海,要求江浙派兵增援武昌。经江、浙、沪三都督协商,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受命为援鄂军总司令,统兵四标,炮队二营,前往武昌,为保卫武昌作出了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光复会在辛亥革命活动中,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稳定东南、巩固武汉和推进北伐,以及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二、光复会结局

光复会在清末存在了8年,为了推翻封建统治,他们的领导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都相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07年徐锡麟趁安徽抚、藩、臬等参加学堂学生毕业典礼之际,剌死巡抚恩铭,发动起义。但徐氏本人在起义中被捕牺牲。安庆起义失败后,殃及绍兴大通学堂,结果秋瑾被捕遇害。

徐锡麟肖像照

而陶成章是蒋介石在陈其美的指使下行刺身亡的,且蒋介石此后官运亨通、飞黄腾达。陶成章的死,标志着光复会革命斗争时代的终结。自他死后,光复会会员逐渐解散,其活动也逐步停止。

由于此后执政的国民党是从同盟会演化而来的,加上昔日同盟会与光复会的恩怨难消,光复会员倍受排斥挤压,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光复会连同它的革命斗争活动渐渐被淡化,乃至被湮没了。

三、淡出历史的原因

光复会最终淡出历史的原因,首先是其领导成员不稳定,从而造成组织软弱涣散。光复会的早期领导是蔡元培、章太炎,后期主要是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人。

蔡元培

章太炎专心于国学研究,蔡元培擅长于教育,他们之后与会党新军没有直接联系。自光复会退出同盟会后,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关系日渐疏远,并最终脱离了光复会,成为同盟会的要员。

徐锡麟、秋瑾牺牲后,光复会的活动几乎陷于停顿。陶成章虽为领导,但一直在海外活动,直到1908年春他回到上海,光复会的斗争活动才重新恢复。光复会领导层如此不稳定,造成了其组织的软弱涣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它深入开展反清革命斗争。

光复会后来淡出历史的第二个原因,是在革命宗旨的问题上,光复会与同盟会存在着严重分歧和对立。虽然光复会的宗旨与中国同盟会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十分相近,且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光复会员还加入了同盟会。

秋瑾

但是,同盟会的政纲中还有“平均地权,创立民国”的内容,这是同盟会不同于旧式会党,成为具有近代政团性质的关键。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这一点上,光复会则不赞同。

光复会主张恢复汉室,建立汉人统治的政权。他们认为推翻清朝后,就应该由汉族来称帝王,实施改朝换代,而不是像同盟会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革命运作的方式上,光复会主张“在宣传革命之外,主要在于革命之力行及实施”,在“用暴力取得政权后,才能实施民主政治”;认为“同盟会虽也重视武装革命,但其领导居国外为多,宣传因之多于力行”,对此不表赞同。

由于与同盟会宗旨迥异,而且两者难以调和,所以不久光复会就退出了同盟会,仍以光复会的名义独自进行活动了。后来又因光复会后期领导人陶成章与陈其美争权、又与浙江官绅因私怨产生了仇隙,引来杀身之祸。造成光复会树倒猢狲散。

光复会纪念堂

四、笔者评说:

光复会,又名复古会,它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一样,是我国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曾经在辛亥革命活动中,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稳定东南、巩固武汉和推进北伐,以及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但是,最后光复会却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因为它的领导层不稳定,使得组织软弱与涣散;提出的宗旨没有像同盟会那样,顺应历史潮流,从而与同盟会产生矛盾,后期领导人又遭暗杀,结果成员逐渐解散,或者加入同盟会,直至光复会退出历史舞台。

光复会的存亡历史告诫我们:一个革命组织要想长期存在并且具有战斗力,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带领,组织的目标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并且最好团结志同道合的其他组织,共同朝着革命方向奋勇前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蔡元培与光复会》(油画)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