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从三座墓志铭中,挖掘出明朝被废的齐王朱榑其子孙后裔之结局

2025-11-01 12:03 来源:网络 点击:

从三座墓志铭中,挖掘出明朝被废的齐王朱榑其子孙后裔之结局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朱榑,这位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七子,原本是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子,却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卷进了最不愿面对的命运。

封齐王、遭废黜、被圈禁,最后落得个“暴卒”的下场。

他的故事本已尘封,但他的后代,却在几座墓志铭里,悄悄地向世界诉说着他们的结局。

为何一个曾经的藩王之家,最终连血脉的延续都成了谜?

朱榑的故事,要从他被封为齐王开始。

那是洪武二十四年,他被安排到了青州府,手握一方封地,享受着宗室的荣耀。

然而,这份荣耀没能持续多久。

建文帝继位后,削藩成为他的头号任务,朱榑却是个脾气火爆的主儿,不愿坐以待毙。

他试图反抗,最终在永乐四年,被永乐帝朱棣以“谋逆”之罪废为庶人,囚禁至死。

事情到这里,本可以画上句号。

但历史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会轻易结束。

朱榑的子孙们,成了被遗忘的“齐庶人”,他们的命运,才刚刚开始。

朱榑的三个长子——朱贤烶、朱贤焌、朱贤(完炅),都曾在朱棣即位初期被封为郡王,只是好景不长,父亲被废,他们的爵位也被一并剥夺。

最奇怪的是,这三人竟然都没有留下子嗣。

按理说,明朝虽对废黜宗室严加管控,但基本的婚娶生子权利还是保留的。

可朱贤烶活了四十四岁,却没有任何后代的记载,朱贤焌则在父亲被废后七年内去世,朱贤(完炅)更是随父亲一起“暴卒”。

这背后,究竟是天命难违,还是另有隐情?

转折点出现在朱榑的幼子朱贤爀身上。

他出生时,父亲已年迈。

也许正是因为年纪尚幼,才躲过了兄长们的厄运,得以在“齐庶人”的身份下存活。

朱贤爀的后代,成为朱榑血脉唯一的延续。

历史的细节,往往藏在不经意的地方。

几块墓志铭,意外拼凑出了朱贤爀支系的命运走向。

朱贤爀有两个儿子,长子朱能增、次子朱能㙊。

朱能增的后代相对清晰,他的长孙朱庆寨,字向化,号乾坞,享寿四十九岁,被后人称为“乾坞先生”。

他的墓志铭中,详细记录了他的子孙情况。

这些人虽顶着“齐庶人”的身份,却依旧与当时的显贵家族联姻,比如朱庆寨的儿子迎娶了汤和的后裔孙女,而他的弟弟则娶了徐达的后代。

这说明,即便宗室身份不再,他们依旧维系着皇族的血统和圈层。

另一方面,朱能㙊一脉的记录却极为有限。

唯一留存的,是朱能㙊的孙子朱可浧的墓志铭。

这位被称为“泉亭先生”的人物,是朱榑后裔的又一条支线,但之后的记录就此断裂。

而这,或许正是历史遗忘的开始。

南明时期,朱聿键曾试图为朱榑平反,追复齐王封号,甚至加谥号“”。

但这时候的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家国破碎,所谓的追复,不过是皇室内部的一点安慰。

朱榑的后裔,早已在历史的夹缝中挣扎生存,他们的名字,最终也没能逃过被遗忘的命运。

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但那些被埋没的名字,偶尔也会在墓志铭这样的角落里,悄悄透出一点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