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6种新型诈骗手段,你中招了吗?

2025-07-24 17:39 来源:网络 点击:

6种新型诈骗手段,你中招了吗?

盗取微信账号向好友借钱,

竟能发送本人语音确认?

没丢手机没丢卡,

没扫二维码也没点链接,

一觉醒来手机里很多验证码短信,钱却不翼而飞?

小心,电信诈骗又有新花样

警惕

6种新型诈骗手段

1/利用特种设备诈骗

大多凌晨作案。骗子通过特种设备自动搜索附近手机号码,并用手机号码登录网站或应用,通过“短信嗅探技术”拦截验证码;其后,通过其他网站匹配出银行卡号、身份信息等,在一些平台开通账号并绑定受害者的银行卡,消费或套现。

2/微信语音诈骗

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有时需要向对方回复“是我、是我”等说明身份信息的语音,这些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骗子盗取受害者的微信号,利用录制好的语音,在微信上骗取好友信任,以达到“借钱”的目的。

3/充警务系统APP诈骗

骗子制作了一款“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APP,将国内大多数主流银行都囊括在内。一旦将受害者的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输入后,受害者的银行账户就完全被骗子掌握了。

4/赔款诈骗

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员工,自称把快递弄丢,要全额赔款,让受害者添加其微信后,先是诱导受害者进行网络借款,然后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二维码等,套取信息诈骗钱财。

5/山寨微信诈骗

一些盗版开发商开发出一些如“山寨微信”等“流氓软件”安装在老年机上,若受害者开通了支付功能、绑定了银行卡,个人隐私就会泄露,甚至将面临财产损失的风险。

6/微信账户验证诈

骗子通过“安全支付管理”账号发来微信,称:“根据网络刑法规定,你的微信账户需要二次实名验证。”并附上一条重新认证的链接,受害者一旦点进链接,输入银行卡号、微信支付密码等信息,其银行卡资金便会被盗刷。

快记住

6项防范措施!!

注意保护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平台账号等私人信息。

睡觉前可关机或设置飞行模式,或关闭手机的移动信号,只连接WiFi。

早起若发现奇怪验证码短信,立即查看银行卡和支付应用。如被盗刷,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并报警。

遇到微信好友借钱的情况,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

向不能确定真实身份的好友转账时,可将到账时间设置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帮助辨别“克隆”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