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王府官员强占土地,靠着养鱼种菜卖钱:记宣德时代的大明荆王家族

2025-05-17 02:56 来源:网络 点击:

王府官员强占土地,靠着养鱼种菜卖钱:记宣德时代的大明荆王家族

前言: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七月,行在户部官员向当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上奏,称荆王朱瞻堈即将之国,其在行在北京时的岁禄是本色米三千石、钞五万贯,到了封国以后是否也按此标准发放?请陛下明示。

宣宗眉头一皱,这可是朕的弟弟,当然要按照《皇明祖训》亲王岁禄一万石的标准。于是他告诉行在户部官员,说荆王封国比较荒僻,条件也很艰苦,岁禄就按照一万石来发放。

宣宗朱瞻基剧照

当年八月,荆王朱瞻堈踏上了前往封国江西建昌府的路途。按理说岁禄万石已经算是明代亲王的顶配,那为何荆王到了江西以后还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荆王在宣德年间的故事。

白马先锋的外孙

朱瞻堈,生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九月二十四日,仁宗朱高炽第六子,生母贞静顺妃张氏。永乐年间的时候,皇帝朱棣常常巡狩北京,南京就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因此直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皇太子迁居北京之前,朱瞻堈的童年都是在南京度过。

然而就在朱高炽举家迁往北京的前一年,朱瞻堈的生母张氏不幸去世,葬于南京牛首山普觉寺。普觉寺是古寺,寺中的一座石塔,乃是以砖石砌成的唐代建筑。

普觉寺石塔

据明世宗嘉靖年间《观海卫志》的记载,张氏一族源出于合肥。元末天下大乱之时,张氏的祖父张羽跟着常遇春一起投奔了朱元璋。虽然不像常遇春那样天纵英武,名垂千古,张羽却也一步一个脚印,凭着扎扎实实的功劳,在大明建国之后被封为淮安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张羽随卫国公邓愈西征,其子张溥也一起随父出征。张溥“雄勇善驰射”,每到临阵冲锋之际常常骑着白马身先士卒,军中都盛赞他是“白马先锋”。只可惜张溥英年早逝,未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张氏,则是张溥的女儿,换句话说,日后的大明荆王朱瞻堈,就是这位白马先锋的亲外孙。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驾崩后,皇太子朱高炽于八月登基,随即于十月大封诸子,其中第六子朱瞻堈封荆王。俗话说“母凭子贵”,儿子既然封了亲王,生母的地位自然也要水涨船高。当月二十一日,朱高炽下诏追封张氏为顺妃,谥贞静,并在册文中对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咨故妃张氏柔惠静嘉,夙彰德美。自先朝之临御,选嫔朕于春宫。儆戒相成,资其令淑,生有子矣。而汝寿不永,游有年矣,而予念弗忘。今追封尔为顺妃,赐谥贞静。—《明仁宗实录卷六》

仁宗朱高炽剧照

鉴于诸王尚未之国,仁宗命户部每岁暂给荆王禄米三千石、钞万锭,就藩以后的岁禄到时候再商量。这也是本文开头宣宗驳回行在户部的请求,给予弟弟岁禄万石的根本理由。仁宗驾崩后,荆王的长兄皇太子朱瞻基登基,即明宣宗。

当时朝堂之上虽然风云诡谲,但是和朱瞻堈这位庶出的皇第六子倒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二月,朝廷命武进伯朱冕,行在礼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张瑛为正、副使,持节册西城兵马指挥周义之女周氏为荆王妃。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二月,宣宗让行在工部派遣官员前往江西建昌修建王府,为荆王之国做准备。

荆王在建昌的生活

当年八月,荆王坐船从北京出发,沿着大运河南下,途经南京祭祀过生母贞静顺妃张氏之后,继续沿长江西进,到九江府之后再南下抵达建昌府。建昌府的府治南城县,现隶属于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中部。

由于宣宗的特别要求,荆王府是由卫所衙门改建而成,和明初规模宏大的亲王府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建昌府虽号称“药都”,但是和繁华的南京和北京相比,自然要大为逊色。因此朱瞻堈到了封国,见到自己的王府之后,强烈的反差让他不由得大失所望。

明代王府复原图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五月,气闷无比的荆王向皇兄上奏,提出了两个请求:其一、王府地方狭窄,请求征用南城县司狱司廨舍。其二、附近的闲田,希望能作为本府的牧地。对于宣宗来说,只要你老实待在封国,一切都好商量,这样的小要求自然是小事一桩。

乙卯,荆王瞻堈奏: “府地窄隘,请徙建昌府南城县司狱司廨舍于他所。附城有闲田,乞与本府为牧地。”从之。—《明宣宗实录卷六十六》

次年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三月,荆王再次上奏,称跟随自己来建昌府的官旗军校很多还没有住的地方。宣宗立刻命有司勘查王府附近是否有废地,有的话就都给荆府官旗军校。也就是说,朱瞻基也知道建昌府条件一般,所以只要荆王的要求不过分,他就一概答应。有了皇帝的纵容,王府官员们开始仗着荆王的势力,在府城内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起来。我们选取两个典型例子来讲一讲。

占地伤民案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六月,建昌府知府陈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朝廷上奏,对荆府承奉萧韶和护卫指挥文斌提出了控诉。

所谓的承奉,就是王府内的宦官机构:承奉司的一把手。虽然品级不高,只有正六品,但就像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一样,这位萧承奉也是荆王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物。在陈知府的指控中,萧韶的罪行是“强占民家池塘土地”,文斌的罪行则是“纵军牧马伤民田稼”。除此以外,二人还互相勾结,随意捶辱军民,掠取财物,在南城县中民愤极大。

宣宗朱瞻基剧照

宣宗气得牙根痒,这些个弟弟,到了封国以后一个都不给自己省心。但是在外人,朱瞻基还只能维护荆王,认为这些都是王府中的小人所为,朱瞻堈本人并不知情。于是他告诉都御史顾佐,让他派人去江西,把萧韶抓来北京审问,文斌则交给按察司处置。至于从百姓手中抢来的财物,即刻归还。

上谕都御史顾佐曰: “朝廷待王以礼,王亦安分守藩。凡此害民,皆小人之罪。百姓未知,归怨于王。王之令德,悉为所累。其取韶至鞫之,令江西按察司执斌治之。凡所侵夺百姓者,即令退还,禾稼计亩给偿。”—《明宣宗实录卷八十》

养鱼种菜案

如果罪恶的根源不铲除,一个萧韶倒下了,还会有另一个“萧韶”来取代他。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五月,建昌千户所再次上奏朝廷,对荆府承奉得祥,典仗崔胜等人提出控诉。萧韶被抓到北京治罪,新来的承奉得祥同样不是好人。王府典仗也是正六品,掌管王府中的侍卫仪仗。

这回之所以惹到千户所头上,是因为得祥和崔胜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目瞪口呆。二人先是将南城县的护城河据为己有,然后在里面养鱼。又把在教场上训练的千户所官兵赶走,将此处改为菜地,用来种蔬菜。接着又在城门口设立店房,盘剥进出军民,以至于“城下往来不通,操练盘诘无所”

抚州南城县

宣宗头疼无比,这个弟弟确实没什么野心,可好歹也整一点符合皇子亲王身份的事情来啊!霸着护城河养鱼,想当塘主不成?这都叫什么事儿。朱瞻基立刻在奏章上批示,此事违法。随即将这份奏章快马加鞭送到建昌交给荆王,让他自己好好读一读,把侵吞的东西都交出来,不然定罪不饶。

上曰: “筑城置军所以保民,岂可隳法制奄为己有?”遂封所奏示荆王,且以书谕王曰: “小人纵恣,当寘之法以戒后来。但念王左右使用之人,姑曲宥之,即令退还。若固吝不还,必罪不宥。”—《明宣宗实录卷一百十》

结语:作为当朝皇帝的弟弟,荆王在封国建昌府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宣德年间是一个多事之秋,宣宗为了对付各地亲藩殚精竭虑,荆王却在自己封国纵容王府官员和百姓争利,实在是说不过去。

对于“僻处山偶,时有瘴疠”的南城县,朱瞻堈一直都不感冒。但是皇兄在世之时,再借荆王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向朝廷奏请迁国。不过等到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朱瞻基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之后,荆王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这位亲王以皇帝六叔的身份上奏,用王府“屋宅阴森”的理由请求迁国。而关于王府的传说也越来越多,到后来甚至传言王府中有巨蛇出没,荆王殿下再住下去就要性命不保。

最终朱瞻堈成功地由建昌府,迁到了湖广蕲州府,并且在那里世代居住,直到明朝灭亡。关于荆王迁国的故事,我们放到正统年间荆王家族的篇目再句题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