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下雷鸣共舞——《怪猎冰原》雷狼龙全方位解析
与月下雷鸣共舞——《怪猎冰原》雷狼龙全方位解析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solay的《怪物猎人世界》怪物解析讲堂,我们又见面啦~这次给大家介绍的是极具人气,并且是作为不少国内猎人第一次认识到怪物猎人这个系列契机的怪物——雷狼龙。
回归新大陆的雷狼龙不仅在外形和特效上更加帅气,攻击模式也有明显的变化。之前因破绽较大被不少猎人调侃的"农夫三拳"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使用的频率大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以及更具威力的派生,势要摆脱"最弱封面怪"的耻辱,从实战表现来看它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至少让初见或者有交手经验的猎人都尝到了不少苦头。下面我将从三个部分详细解析雷狼龙,使大家对回归后的它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理解:
全新的超带电机制
说到雷狼龙的机制,就不得不提独特而炫酷的"超带电"设定。当雷狼龙蓄满足够的电量后,便进入超带电状态。超带电下的雷狼龙招式更加多变和更具威力,但与此同时它的肉质也会变化,不同属性的吸收有所调整,而物理部分的吸收则是全面提升,也就说它打猎人更疼了但猎人打它同样如此。
另外不少猎人可能对雷狼龙何时进入超带电(简称"进电")的认知相对模糊,觉得它蓄电一定次数后就会进电,这种认知的框架是对的,但不够清晰。这作雷狼龙每次进电所需的蓄电单位为4,而蓄电方式的不同决定每次获得蓄电量的不同,并不是都是"1"。雷狼龙总共有五种蓄电方式,前两种最为常见:
1. 小蓄电,一般出现在它跑到版边后进行,累积1个蓄电单位。小蓄电时间长,且该状态下雷狼龙毫无威胁,是极佳的输出机会;
2. 快速蓄电,固定出现在"前顶——后跳——飞扑"的连招中,累积2个蓄电单位。雷狼龙快蓄时周围会有落雷,结束时会对身下产生攻击判定,整体蓄电时间也短,是猎人不大愿意碰见的招式类型。但通过引出快蓄使雷狼龙更快进电是常见的竞速打法之一(后面的实战流程会讲);
3. 猎人倒地后的蓄电,有时猎人被击倒而雷狼龙刚好在附近时也有可能进行蓄电,累积1个蓄电单位;
4. 捕食后蓄电,雷狼龙捕食攻击命中猎人后进行快蓄,累积2个蓄电单位;
5. 麻痹陷阱蓄电,非超电下雷狼龙被麻痹陷阱控制时也会蓄电,累积1个蓄电单位。雷狼龙进电后则免疫麻痹陷阱。
既然超电所需的单位为4,那么能满足条件的蓄电方式组合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小蓄电*4(1+1+1+1=4);小蓄电+小蓄电+快速蓄电(1+1+2=4);快速蓄电*2(2+2=4)
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清晰地得出雷狼龙进电的时机,便可提前准备应对它的进电吼叫以及有助于实战流程设计。雷狼龙超电状态下累积受到一定伤害后会被迫解除,若此时处于愤怒状态,则会做出消怒吼的动作(没有吼叫判定)。解除后通过蓄电可再次进电,以此反复,直至狩猎结束。
最后可能有人会问,雷狼龙的蓄电方式不可能只限于三种啊,假如这次蓄电它使用了一次小蓄电加两次快速蓄电的组合,总共累积了1+2+2=5的蓄电单位,那多出来的"1"该怎么算?答案是会累积到下次蓄电而不是清零。
三种状态下的动作解析及应对
雷狼龙的行动逻辑会受到三方面的影响:超电前后,发怒前后,猎人站位。由于雷狼龙的招式派生相当多,包括我自己在内哪怕狩猎了近百只雷狼龙也不能完全记住它的全部派生。因此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理解,下面会以状态作为划分维度,解析雷狼龙常见的招式:
· 超电前
超电前是否发怒对招式几乎没有影响,该状态下雷狼龙的单一招式有飞扑,捕食,轻拳,重拳,蓄力铁山靠,以及托马斯回旋。最需要注意的招式是托马斯,攻击范围较大但判定时间很短且后摇大,招式释放后雷狼龙整体会向前位移一段距离。具体应对可通过站在头前盲区或者无回滚(时机把握并不算难)躲避后反击;托马斯回旋也常见于超电后的各种连招。其他单一招式分辨清楚后相对容易处理,就不展开叙述了。
连招方面,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前顶——铁山靠
当雷狼龙前顶结束时猎人处于它的侧面则会使出铁山靠。铁山靠时只要走位一直保持在头前即可轻松躲避,但注意不要离得太远以便于第一时间能上前追击。
前顶——后跳——飞扑(快速蓄电)
当雷狼龙前顶结束时猎人处于它的头前(实测需要相隔一定距离,离得过近会判定为身侧)则会使出后跳加飞扑快蓄的连招。前面也提到该招式本身不好处理,但可利用快蓄累积2个蓄电单位的特性使雷狼龙更快进电,从而使肉质变好。
还有一种连招是前顶——翻身甩尾,前顶后猎人处于雷狼身后则会使出,但不推荐走位引出该连招,输出机会远不如引出铁山靠且容易失位。
· 超电怒前
超电无论是怒前还是怒后也会使出超电前的各种招式。新增的招式里,单招最具威胁的就是背砸,一旦被砸中会损失超过100的血量,不过招式修正不算强,在它背砸前摇(双手并拢)刚出现时离开当前位置并保持走位即可躲避,并且有相当长的反击时间。
另一个单招则是双电球,但威胁远不如背砸,电球可通过具有小霸体效果的动作硬抗不被打断。
连招方面新增了三种:
二连灌篮
具有强修正性和高威力的连招,建议尽量离雷狼龙远一点等招式结束才回头反击。
轻拳——重拳
轻拳只会使猎人稍微倾倒,可通过霸体招式硬扛,但重拳则会把猎人击飞且威力较高。站在重拳另一侧的手边即可轻松躲避并反击。
轻拳——轻拳——尾砸——托马斯
真正具有威胁的只有作为终结技的托马斯,应对方法同理。
· 超电怒后
雷狼龙超电怒后招式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种连招比前两种状态多一段派生,一旦没有反应过来很容易挨打,这里建议各位不熟悉招式规律前保持耐心,每个招式释放完以后稍微等等确认是否有后续派生再决定躲避还是反击,一般来说托马斯回旋或者背砸即为终结技(但也需要注意托马斯后接背砸的情况)。
该状态下唯一新增的单一招式为电球环绕,雷狼龙召唤出四个围绕自身旋转并向外移动的电球。
新增的连招部分,常见的就是轻拳——轻拳——重拳——重拳的"农夫四拳",比往作的三拳多了一段派生,不过威胁依旧不大,处理方法还是往重拳另一侧躲避等待反击机会。
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辨别其他连招的终结技到底是托马斯还是背砸。通过观察和对比后,我给大家总结了以下规律:除了前顶——后跳飞扑——重拳——背砸这一派生分支外,凡是以轻拳起手的连招(包括反击硬直)均以背砸作为终结,不符合这一前提的则是托马斯收尾。
举个例子,比如超电前常见的前顶——铁山靠连招在超电怒后会追加托马斯回旋,但由于不符合"轻拳起手"这一前提则不会再接背砸。而像轻拳——轻拳——尾砸——托马斯由于是轻拳起手则会追加背砸。其余连招同理,只要细心观察很快就能掌握规律。
实战思路
本作由于雷狼龙头部较高且判定范围小,不容易击中,近战武器的主流打法是选择肉质次之的前爪,且前爪还具有每产生两次硬直倒地一次的特性,所以主推前爪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前爪的硬直大概是1800点,双前爪共享硬直和软化积蓄,因此没必要刻意围绕某一只前爪进行攻击。
想要更快地狩猎雷狼龙,除了抓住每个输出机会外,还需要尽可能利用超电肉质变好和手硬倒地的特性设计流程。雷狼龙最快进电的方式是使用连续两次快速蓄电,而这完全是可控的,猎人可通过它前顶时在头前拉开一定距离的站位引出对应连招实现。其次是在雷狼龙超电前只打出一次前爪硬直,把第二次会倒地的硬直留到超电后,这样它倒地时我们便能打出更高的输出,并且也能更快地破电,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提一点大家可能会忽略的地方,装备耳塞三级即可免疫雷狼龙的全部吼叫,无需五级,因此技能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以上就是冰原雷狼龙的狩猎攻略,觉得不错或者喜欢《怪物猎人》的玩家不妨点个关注哦~我是Solay,我们下期再见。
-
- 共有产权房,是大漏还是大坑,未来5年,房产还是最好的投资吗?
-
2025-05-16 10:27:34
-
- 中美贸易冲突的现状及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
2025-05-16 10:25:18
-
- 车银优、宋仲基读的这所大学!都为外国人留学提供什么优势?
-
2025-05-16 10:23:03
-
- 回顾:因虐女被判7年的燕志云出狱后,“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
2025-05-16 10:20:47
-
-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丨素质教育的金质名片 民办学校的成功典范
-
2025-05-15 18:33:00
-
- 《追梦人》凤飞飞:曾与邓丽君齐名,59岁离世被推迟一个月公布
-
2025-05-15 18:30:44
-
- 寻秦记:堕落自弃的雅夫人为项少龙改变了自己,却难逃惨死的厄运
-
2025-05-15 18:28:28
-
- 青岛金茂悦府的感性与理性选择,值得出手吗?
-
2025-05-15 18:26:13
-
- 买房哥:“楼市脱口秀”中的男主播
-
2025-05-15 18:23:58
-
- 砥砺奋进创新发展 多元育人桃李芬芳——陕州中学发展纪实
-
2025-05-15 18:21:42
-
- 你知道吗世界10 大古怪美食节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
-
2025-05-15 18:19:27
-
-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
2025-05-15 18:17:11
-
- 演员李健:19岁演戏,42岁因《狂飙》走红,娶初中恋人幸福一生!
-
2025-05-15 18:14:56
-
- 适合早秋的军绿色工装裤,时尚而又超级的百搭,轻松穿出舒适感
-
2025-05-15 18:12:40
-
- 什么是开放关系
-
2025-05-15 18:10:25
-
- 国民党高官逃到台湾大结局——周至柔
-
2025-05-15 18:08:10
-
- 南斯拉夫的前世今生
-
2025-05-15 18:05:54
-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概述
-
2025-05-15 18:03:39
-
- 揭秘电影《都市传奇:血腥玛丽》背后真相,超自然力量恐怖之旅!
-
2025-05-15 18:01:23
-
- 魏源和《海国图志》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2025-05-15 17: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