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张居正的偶像:将内阁权势提升到空前高度的大明内阁首辅张璁!

2025-10-02 12:54 来源:网络 点击:

张居正的偶像:将内阁权势提升到空前高度的大明内阁首辅张璁!

大礼议不仅让朱厚熜树立了绝对的权威,也让一批礼议功臣踏入了大明王朝政治舞台的中心,其中,第一个站出来坚定支持朱厚熜的张璁是获益最大的一个。张璁在那部畅销书中被刻画成了一个一味钻营权力,蝇营狗苟的小人,其实这是对张璁极大的误解和诋毁,要知道,张璁可是被张居正视为偶像的人。

张璁早年的事迹在介绍大礼议的时候详细讲过,就不再过多展开了,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张璁之所以在刚刚考中进士,籍籍无名之时就敢冒着得罪整个文官集团的巨大风险,上书支持朱厚熜,我们不能否认他有着博出位的投机心理,但是他更多的应该是仗义执言。

张璁虽然考了八次才最终金榜题名,但他并非是一个庸才,相反张璁自幼就博学多才,尤其是对对三礼,也就是《周礼》《仪礼》和《礼记》造诣颇深,甚至在科举高中之前,张璁还曾经在温州罗峰学院聚徒讲学。而正是基于对三礼的精通,所以张璁才会发现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在大礼议中的漏洞和错误。

也就是说,张璁上书支持朱厚熜,更多的是他认为自己继统不继嗣的理论是对的,就像张璁在奏疏中说的,他刚刚进入仕途,之前与皇帝也没有任何交集,之所以敢以一人而犯天下之怒,只因见得道理之真。即便是张璁真的有投机的心思,也不能因此就将他说成是一味钻营的小人,因为抓住机会向上爬,这不是再正常也不过了么?

47岁才踏入仕途的张璁,在大礼议结束时已经50多岁了,此时朝中杨廷和致仕了,杨慎被流放了,一大批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都被边缘化了,张璁也终于迎来了他仕途的起飞,被朱厚熜提拔进内阁,成为了朝廷重臣。

然而接替杨廷和担任内阁首辅的费宏,却处处对张璁打压排挤,不让张璁参加经筵,不让张璁参与献皇帝实录的修纂,不让张璁教习庶吉士等等等等。张璁虽然是礼议新贵,但他也不得不经受这些磋磨。

嘉靖六年三月,杨廷和的余党借着李福达谋反一案,将支持大礼议的武定侯郭勋构陷入狱,并试图借机将张璁桂萼等礼议新贵也全都牵连进去,朱厚熜对此勃然大怒,将三法司官员全部罢职,然后任命张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桂萼为刑部尚书,方献夫为大理寺卿,重审李福达案,最终将杨廷和余党一网打尽,内阁首辅费宏被迫致仕,杨一清接任内阁首辅,由于杨一清原本就对张璁印象很好,所以张璁的情况从此开始好转起来。

嘉靖八年九月,杨一清致仕还乡,张璁接替杨一清成为了新一任的大明内阁首辅,从进入仕途到位极人臣,张璁只用了短短九年的时间,在掌握了政治话语权以后,张璁开始了全方位清理积弊的改革,比如治理土地兼并,整肃官场贪墨,打压宦官势力等等。

说到打压宦官势力,顺便说一说朱厚熜对待宦官集团的态度,与朱厚照依靠宦官来对抗文官的策略不同,朱厚熜对自己的权谋手段非常自信,所以他并不需要宦官集团,甚至从刚一继位,就开始对宦官势力下手打压。而张璁在主政期间,积极配合朱厚熜循序渐进地裁撤了各地的镇守太监和各道的监管太监,也正因为这个举动,使得朱厚熜和张璁没有被后世的文官集团抹黑,因为终明一朝,文官集团表面上最大的敌人始终都是宦官集团。

张璁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他的能力和功绩也得到了朝野上下充分的认可,后来的张居正,更是将张璁视为偶像,张居正变法的诸多举措比如考成法一条鞭法等等,其实就是借鉴了张璁改革。除此之外,张居正将张璁视为偶像最大的原因,就是张璁是大明自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以后,第一个真正掌握了接近于丞相权力的内阁首辅。

张璁之前的大臣进入内阁以后,就要辞掉原先担任的职务,或者将原先的职务变成虚衔,而张璁在入阁以后,依然实际掌控着都察院,开创了大明朝内阁大臣管理都察院的先河。大明的政治体制,概括来说,就是内阁拥有票拟权,也就是政务的建议权,代行皇权的司礼监拥有批红权,也就是最终决定权,六部拥有行政权,也就是政务的执行权,而监督权则在都察院的手中。

张璁进入内阁继续掌管都察院,就等于同时拥有了政务的建议权和监督权,后来,张璁又向朱厚熜建议,进入内阁以后的大臣,继续实际担任的之前六部或者都察院的主官,并得到了朱厚熜的批准,明代内阁的政治地位由此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真正匹配了宰辅这个称谓。

嘉靖十四年,张璁的身体健康开始恶化,于是他多次上书请求致仕养老,但朱厚熜每次都是极力挽留,甚至还亲自为张璁调配汤药。直到张璁在一次朝房值班时,昏倒不省人事,朱厚熜才恋恋不舍得批准张璁回乡调养。张璁回到老家温州以后,住在了瑶溪的贞义书院,期间朱厚熜多次派人前去探望,并几次下旨召张璁回京复任,然而张璁全都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嘉靖十八年二月,张璁病逝于温州老家,享年65岁。朱厚熜闻讯悲伤不已,下诏追赠张璁为太师,赐谥号文忠。

总的来说,大器晚成的张璁,虽然打压异己睚眦必报的性格被后世所诟病,但是他帮助朱厚熜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推行的改革也对嘉靖早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璁称得上是一名能臣。最为关键的,张璁碰到的是政治手腕尚未完全成熟的朱厚熜,所以相对之后的夏言与严嵩等内阁首辅来说,张璁能够得到善终无疑是幸运的。

不过,张璁归根到底是通过大礼议才实现了仕途的飞跃,不管他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但是他的成功经历却让后人发现,讨好迎合帝王就有可能实现一步登天,于是越来越多阿谀奉承之徒出现在了大明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