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林彪与白崇禧的三次较量之衡宝战役

2025-05-22 17:51 来源:网络 点击:

林彪与白崇禧的三次较量之衡宝战役

文/黄 瑶

衡宝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某部解放宝庆 (今邵阳)后,继续前进

第三次较量:衡宝战役

林彪越过兵团和军直接指挥一三五师

9月10日,四野各部结束休整,中旬按既定部署兵分三路对中南地区国民党军发起强大攻势。东路军由江西直指南粤,西路军由湘西南进,切断白崇禧退往贵州的道路。10月2日,中路军又分三路向衡(阳) 宝(庆)地区白崇禧部展开攻击:四十一军向永丰以西至宝庆以北地区,四十五军向永丰以东至蒋市街地区,四十军向蒋市街以东的新桥、白果地区攻击前进。当日,四十五军一三五师的先遣支队已经急行军插到永丰、青树坪之间,俘虏敌军200人,缴获汽车5辆。这正是50天前四十九军遭白崇禧伏击的地方。该师主力没有停留,一口气又推进40余公里,10月4日,从水东江突破衡宝公路继续南下。

白崇禧原来是准备撤回广西的。但是,他盯住了孤军深入的一三五师。他火速调集七军、四十六军、九十七军等部共13个师于衡宝一线,准备再来一个青树坪,抓一把,然后再撤。林彪获悉后于10月5日致电各部:“目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在此情况下,我军应集结兵力进行充分的准备,然后待命攻击。”“目前已突过衡宝公路之我军,则应在水东江、宋家塘以南地区集结,在公路以北者暂勿南进。”

用兵一贯谨慎的林彪此时过高估计了白崇禧。如果所有部队都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白崇禧的部队可能迅速被围歼。

幸而一三五师没有接到这个命令。他们连续行军80公里,突破衡宝公路后,于5日14时到达灵官殿地区。这时,他们架设起电台,才知道友邻部队都停留在衡宝公路以北,他们已经孤悬敌后了。

林彪立即对这个师投以极大的关注。此时的形势同50天前已经完全不同了。50天前,部队正在休整,大规模的行动还没有准备好,一四六师便成为真正的孤军,吃了亏。如今,部队经过兵强马壮运动,正准备对白崇禧集团采取行动,一三五师便成为深入敌后的楔子。于是,林彪便越过兵团和军直接给一三五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发电报:“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林彪并规定,师、团电台不离人,随叫随到。兵团和军对一三五师电台只能收听,不得指挥。

与此同时,林彪命令中路军一线各部队迅速前进,命令西路军三十八、三十九军向东推进,与中路军对白崇禧部形成夹击之势。林彪这一决定并不违背毛泽东关于远距离迂回包围的决策。因为这一决策并不排斥符合战场实际情况的战术性的迂回包围。因此,对于林彪决定用5个军靠拢作战,以歼灭白崇禧部的部署,毛泽东于7日凌晨2时来电表示同意。

10月6日,林彪等致电丁盛、韦祖珍:“盼你们以少数部队迟滞水东江方向之敌,主力即向湘桂路前进,必须不顾一切艰苦和危险,坚决迅速破坏湘桂路,求得翻毁数十里和炸毁桥梁,使敌不能下决心南退。只要敌人不退,则能全歼桂军,使战争提前结束。”

林彪这一计划十分美妙。如果把湘桂铁路炸掉一段,在衡阳的白崇禧和他的指挥部就回不了广西了。但是,一三五师一时到不了湘桂铁路。因为白崇禧也盯上了这个师,并以主力4个师合围过来,连续向进占牙场冲、关帝庙、灵官殿、荷公殿的一三五师发起攻击。一三五师扼守上述各地的山头阵地,同敌人展开激战。一三五师深入敌后同白崇禧集团的战斗,为大部队合围白崇禧集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三五师发现当面之敌是第七军时,立即向总部报告。林彪等随即复电:“你师已被敌四个师包围,你们立即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安下钉子,进行环形防御,振作士气,下定决心,准备抗击绝对优势敌人的围攻,将敌吸引住,以便我各路主力围歼敌人。”

林彪等又致电十二兵团和各军首长:“桂敌调动甚速。因此,我各部亦需能及时应付。野司对密息能及时了解,因此,在目前时期,我四○、四一、四五、四六、四九、十八等各军行动,暂时由我们直接指挥。故各部,特别是先头各师,应特别与我们保持电台联络,随时报告敌情与位置,以便根据密息,及时调动,配合行动。”

被白崇禧当作一块肉的一三五师变成了一个硬钉子

白崇禧本来是打算要吃掉一三五师的,但是当他发现解放军已经压过来后,立即决定撤退。7日,他给第七军参谋长邓达之打电话说:“长官部和第三兵团部决定今日晚撤出衡阳,回广西去。第七军为后卫,原地掩护长官部和第三兵团部撤退。第七军到明日9时方可撤走。这个任务很艰巨,撤退时不论有任何牺牲,都不要停留。纵然后卫部队有的撤不下来,也就算了。”

第七军是白崇禧的命根子,此前他是轻易不使用的。但是而今竟然用它来断后,并准备将其像壁虎断尾一样甩掉,这说明这一次他因为贪图吃掉一三五师,耽误了时间,要撤已经很困难了。

7日晨,林彪获悉白崇禧集团准备全线撤退,立即命令中路军的四十、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九军进行追击;西路军的三十八、三十九军阻断白集团的归路;东路军的四十六、十八军向南挺进,命令一三五师截击南撤的白崇禧集团第七军和四十八军,并配合主力聚歼该部。

此刻,曾经被白崇禧当作一块肉的一三五师已经变成了一个硬钉子。第七军为了突围,发了疯似的向一三五师阵地左冲右突。一三五师英勇抗击,同敌人纠缠了两昼夜,终于为主力合围敌人赢得了时间。

9日8时,林彪要求一三五师“设法堵住石珠桥、铜锣坪之敌南退道路,配合我其他各军歼灭该敌”。对这几天的战斗,丁盛回忆道:“四○三团的两个营,我带的两个团,在石珠桥打一七六师和一七二师。实际上一七二师是跟着我们走,所以当时我们打了这么多的部队。它想迅速撤退很不容易的。我们成了牛皮糖,黏住它了。白崇禧想走走不掉,想打又打不成,攻我们攻不下来。我守着一个地方……你白崇禧不可能打下来。他的部署一下就给搞乱了。东走一下,不行;西走一下,也不行。这里碰一碰,那里也碰一碰,到处碰到我们的部队和他打。……这样,我们黏了敌人6天,10日,在黄土铺把它歼灭了。”

9日,林彪等致电各兵团、各军首长:“在追击运动战中,野司根据密息,只能规定各部行动的方向,但各兵团、各军必须以机断专行的精神,加强对各师的具体指挥,不可以一切等候我们的指示,以免失掉机会。”

遵照这一指示,各部队发扬主动进攻的精神,追歼桂军。至11日上午,白崇禧集团4个师,除一三八师师部率一个团逃跑外,其余4.7万人悉数就歼。

四野参谋长萧克在回忆录中写道:“衡宝战役共歼敌主力4.7万人,是进军中南的大胜利。虽然曾一度被白崇禧以进为退的临时部署所迷惑,延误了歼敌时间,但由于一三五师没有接到停止命令而深入敌纵深,并奋勇抗击,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撤退行动;还由于发现敌人撤退,立即追击,得以将其全面包围,并全部消灭,沉重打击了白崇禧集团,为以后进军两广,全歼中南地区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12日,林彪等发出表扬在衡宝战役中有功部队的电报。13日,毛泽东将这份电报批给在北京出席开国大典的程潜一阅,并写道:“被歼灭者是七军两个师及四十八军两个师,地点在祁阳以北。消灭这些部队时,白崇禧坐视不救,自己退到桂林,各军退到东安、零陵、冷水滩一带,听任七军、四十八军苦战四天被歼干净。”对白崇禧来说,这恐怕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1948年底,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在新保安被歼灭,对促成傅作义走接受和平改编的道路起了促进作用。如今,白崇禧的第七军已经步三十五军的后尘,中共准备对白崇禧作最后的争取。原国民党的立法委员、白崇禧的朋友黄启汉,由北京转道香港到达桂林。白崇禧非但拒绝了黄的争取,并且将黄软禁在象鼻山附近李宗仁夫人郭德洁的私宅内。李知道后,嘱咐程思远去营救,并送去路费,黄启汉才得以脱险。

林彪:我认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

衡宝战役以后,林彪率四野前线指挥部到达衡阳。这时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对林彪进行了采访。他问林彪对白崇禧的评价。林彪回答:“我认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而这句话可以说并非过奖。他不用说有多年的军事经验,他的指挥也比其他国民党军将领高明,可是因为他的军队现在是非常明显而且公开地在与人民为敌,而作为一个政党的国民党已经四分五裂,而且军事上的形势各方面也对他完全不利。因此,白崇禧那一点或多或少的军事才干,实质上在这里也就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

蒋介石退据台湾后,与蒋介石有矛盾、且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能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将领,有的定居香港,如张发奎、卫立煌;有的远走美国,如李宗仁。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白崇禧却于1949年12月30日由海口飞抵台北。

由于1948年12月24日和30日,白崇禧发出“亥敬”“亥全”两电,建议重开国共和谈,促蒋介石下台,同蒋介石已经结下梁子。但是,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却派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和前上海市长陈良到海口见白崇禧。罗奇是广西容县人,是白崇禧的老乡。他带来一封蒋介石给白崇禧的亲笔信,要白到台北共商大计。罗奇还说,蒋要白当“行政院长”。陈良则带来一些金砖,说是给华中部队的经费。其时白崇禧已无多少人马。白崇禧收到这一份厚礼,仍将信将疑,又派李品仙到台北探听蒋是否真要他组阁。李品仙到台北后,对白函电交驰,说蒋介石要白组阁“出于至诚”。此前,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曾劝告白到台湾要谨慎,但是白在罗奇、陈良和李品仙等怂恿下仍然去了台湾。他去台湾,还有自身的原因,即他有一种民国的情怀。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在台北家中逝世。1971年9月13日,林彪座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失事,林彪、叶群、林立果等8人无一生还。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