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近视治愈就是个骗局!但还是有浙江家长花20万元给孩子做

2025-05-11 00:08 来源:网络 点击:

近视治愈就是个骗局!但还是有浙江家长花20万元给孩子做

关注了就知道,这是个有用的微信。

“降低度数”

“近视治愈”

如果在一些机构,家长看到这些字眼,那就要留个心眼,这是个骗局。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剑指当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领域的乱象。该则通知再次重申——近视不可治愈。

近一段时间,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领域乱象频发,严重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威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更有一些无良商家或个人,以盈利为目的,故意向儿童青少年灌输“近视可以治愈”等错误认知

所以国家再出“组合拳”——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第一句话便明确指出:

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于是针对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规定了两个“不得”

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

“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

“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并要求各级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中医药以及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定期曝光查处的相关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简直大快人心有木有?

但转念一想,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我们究竟能做什么呢?

前几天,“央视新闻”微博发布了一份全面的【科学用眼指南】

帮助孩子通过科学用眼等方式,预防、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家长们赶快收藏本文,和小管家一起保护孩子的健康视力!

本地记者调查

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配镜部副主任王犁告诉记者:

孩子眼睛近视,家长着急,迫切想要治愈,但事实上,近视不可逆也不可治愈,盲目治疗矫正,反而会让孩子视力受损。

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侯立杰的门诊

曾有患儿家属花了20万元,去视力训练机构做视觉训练,没想到度数出现断崖式下跌,一年度数增长200度,单眼视力只剩0.3,教训可谓惨痛。

在视光诊疗中心陈茹茹医生的门诊

她给记者看了一副特制的棕色镜片眼镜的照片,她告诉记者:这是一名患者妈妈拿来咨询的。这位家长花了一万多元,给女儿报了一个近视训练机构,训练主要内容就是让孩子戴着这副眼镜在电脑前玩视觉训练游戏。

“孩子如此要高强度的用眼,与‘减少眼睛疲劳’的近视防控原则显然背道而驰。”陈茹茹说。但距离孩子初诊已四个月了,孩子还没有来复诊,陈茹茹有点担心,这个孩子现在近视才100度,如果任意训练,导致疲劳用眼,度数增加会很快。

个头长得快 复查频次要加大

有一个女生小玫身高已超过1.65米,她妈妈忧心忡忡:“孩子个子往上蹿一下,心里就一阵紧张,度数恐怕又要增加了。”

小玫妈妈拿出历年数据——2016年,孩子1.4米多,左右眼分别是250度、325度,现在个子超过1.65米,但左右眼已分别是400度和500度。

陈茹茹表示,孩子妈妈的顾虑是对的。近视是和孩子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近视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往往也是孩子发育最快的阶段。那种一年就要长高10厘米的孩子,他的眼轴也会长得比较快,近视发展速度也会比较快。

陈茹茹说:“眼轴增长1毫米,相应近视度数增长250至300度。在春季发育长高季,建议家长尤其要严密观察孩子,最好能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近视防控几个误区

误区1 近视可逆

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误区2 假性近视没啥问题

临床上,假性近视的孩子大部分会变成真性近视,所以假性近视的孩子也要引起高度警惕。

误区3 护眼灯和护眼仪能缓解近视

这些设备对于消除眼睛疲劳有一点作用,但对于延缓近视没有本质的效果。

误区4 家长视力好,孩子视力也好

近视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现实生活中,更多人近视是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学习、工作导致。

误区5 室内或夜间运动能防控近视

户外活动时,太阳的光照强度高,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记住了,减少眼睛疲劳才能远离近视!

小浙君猜您喜欢

➤朋友圈发图一定要发满9张、反复做这些事……这些症状你有吗?

➤“砂霸”“水泥霸”……浙江“五个严禁”、29种涉黑形式,点进了解

来源:纵横浙江综合自央视财经、杭州日报等

纵横浙江 尽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