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原文其实是……

2025-05-10 05:20 来源:网络 点击: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原文其实是……

让文物活起来,

让国宝会说话!

——《徐州宝藏》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句很火的网络用语

然而原文其实是……

可见

中文版的这句话是直翻而来

其实人家只是英语中的一句押韵俚语

然而小编特别理解翻译者的内心独白

因为“鸡”这个动物

在中国

从古至今

都是一个不平凡的存在

十二生肖,自带美誉,味道鲜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豢养鸡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中国大约在八千年前就开始饲养家鸡,西汉《韩诗外传》中记录了鸡具备“文、武、勇、仁、信”,即文才、武略、勇敢、仁义、守信五种德行。

鸡又是六畜之一,“鸡”的发音与“吉”字相近,公鸡的“公”与“功”、鸡冠的“冠”与“官”、鸡打鸣的“鸣”与“名”又恰是谐音,因此古人常以鸡的形象兆示吉庆,也以鸡寓意“功名”或“封官进爵”。

不仅如此,鸡还被认为可以祛灾辟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百鬼畏之”,指的就是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趋吉避凶的习俗。

正因如此,在中国古代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了不少与鸡相关的文物,流行于两晋南北朝的鸡首壶是独具特色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鸡首壶

鸡头壶、天鸡壶

鸡首壶,因将流口塑造成装饰性的鸡头而得名,又被称作鸡头壶、天鸡壶。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两晋至南北朝较为盛行。现藏于徐州博物馆的龙柄鸡首盘口青釉瓷壶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

《龙柄鸡首盘口青釉瓷壶》高44厘米,腹径21厘米,1996年出土于徐州狮子山北齐时期的墓葬。

徐州狮子山北齐墓位置

该壶器形修长,一只盘在壶柄上的龙自然形成壶把,壶嘴即我们常说的流做成鸡首形,昂首挺胸,双目圆睁,形象逼真,精巧传神。壶的肩部两侧各有一桥形纽,可以穿绳,系纽的平行部分贴塑了四只蹲坐的狮子,上方装饰有佛像背光。

这种独特造型是南北朝时期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瓷器造型的两个显著特点是,继承了原始陶器的鸟兽形器、商周青铜器的鸟兽形传统,把动物形象与实用器具的器形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熊形灯、狮形烛台、青瓷羊等造型生动优美的器物品种。在装饰手法上与先前的汉代有很大的不同,汉代常见的几何云气纹基本上不见了,代之以二方连续的几何纹装饰带或更简单的弦纹,狮子、佛像、莲花都是这一时期常见的装饰纹样,与南北朝民族的交流融合有着紧密联系。

南朝青釉莲瓣纹鸡首壶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南北大分裂的时代,南方为东晋王朝(317-420年),北方则为五胡十六国(304-439年)。变动频繁、内乱迭兴的大背景下,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大批流散到长江流域,而留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则与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等异族一起,围绕函谷关频频迁徙,人数之众,次数之多,均为历史上少有。这种民族大迁徙是当时民族矛盾的结果,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文化交融。

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到了南北朝盛极一时,一跃成为时代的主要精神。当时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崇信佛法,希望得到解释与慰藉。印度僧人来华络绎不绝,梵文佛经也陆续翻译成汉文,各种佛教流派开始在中国出现。来自天竺的菩提达摩自南向北宣扬佛法,他创立的禅宗不仅成为佛教的一大宗派,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故宫博物院藏 德清窑东晋

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习与吸收外来的美术因素,徐州博物馆藏的这件鸡首壶,佛像背光的装饰揭示了印度佛教的影响,而狮子的造型则汲取了中亚美术的题材风格,反映出中国美术与邻近地区、民族美术的交合相融。随着时代的发展,鸡首壶的造型也在转变,早期的鸡首壶仅仅是为了美观而在壶的肩部贴塑一只小小的鸡头,在与之相对应的位置上贴上鸡尾,如同徐博馆藏的这件鸡首壶,其鸡头部是封死的,因此不具备实际的注水功能。中国的水壶一直到诗酒纵横的唐代,才真正长出壶嘴,成为注,也成为今天酒器的初始模样。

徐州广播和徐州博物馆联袂打造文博探索类节目《徐州宝藏》

播出时间:

【本周六】

FM103.3—8:50 18:50 20:50

FM91.6— 12:00 20:00

【周日】

FM93— 10:55 14:55 18:55

FM105— 22:45

您还可以下载以下APP关注本栏目

本期撰稿:谢砚文|播制:张强|编辑:智慧

『 合作媒体 』

转发之后你会发现,你比以前更有文化了!

「 特别鸣谢 」

徐州博物馆

扫描二维码关注

关注《徐州宝藏》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百变之君“五十炼”

为其像人始作俑

通于天述金带

北洞山彩绘仪卫俑

2000岁的明星绝唱

金缕玉衣—一个千年的破灭神话

美玉成蝉声自远

有酒酌满卮,对饮不须辞

硕果仅存楚王印

钟情“SPA”养生的楚王后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