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不想再当小城市了,可不可以把池州并给我
铜陵:不想再当小城市了,可不可以把池州并给我
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在经济深化改革,区域发展竞合的大背景下,铜陵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在一众四线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安徽经济的先发地区,找回二十面前“马芜铜”的荣光与自信。遗憾的是,这个愿景很难实现,对于一个体量较小的四线城市来说,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铜陵手里的牌并不多。
铜陵因铜得名,也因铜而兴盛,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有过高光时刻,人均GDP曾多年位居安徽省第一,在2013年更是达到16952美元的水平,超越上海,让人不可思议。然而其衰落的成因,并不仅仅是资源枯竭的问题,即便本土的矿山全挖空了,铜陵的的铜加工产业,也并没有因为资源枯竭而缩减规模,或停产倒闭。相反,铜陵有色公司却越做越大,成为世界500强,安徽第一强。
图片来源网络
铜陵只有一个有色公司,只有围绕着铜产业,深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加工、现代化工及装备制造,这是铜陵的基本盘。但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以及招商引资的成果,与隔壁的芜湖相距甚远,更不能与江浙的城市相提并论,在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中小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产业配套不够完善,营商环境不够成熟,很难吸引到大企业或优质企业前来落户。
2016年,铜陵市押宝新能源汽车产业,花重金投资了当时的造车新势力--奇点汽车,想在前景无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分一杯羹,该计划总投资80亿,年产能20万辆,年销售收入约500亿,这个看上去很美的项目最终因所托非人,黯然离场,投资也打了水漂。
决定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有:位置、人口、产业与创新。很显然,铜陵在聚集经济发展要素方面,跟很多兄弟城市差距越来越大,除了一个铜陵有色在勉强支撑门户,再难找到其它经济亮点。曾经平起平坐的“芜马铜”城市群,现在,芜湖已是省内副中心,GDP快到5000亿了,马鞍山也抱上了南京的大腿,只剩下铜陵多年来坚守在1000亿的高地,独自在风中凌乱。
图片来源网络
过去铜陵一直走“小而精”的发展路线,那时铜陵人口只有70余万,面积不过1113平方公里,虽名为地级市,实际上比很多县都小。正因为这种小,才限制了铜陵的发展,没有经济腹地支撑,没有土地空间拓展,更没有抓住黄金二十年的发展机遇,拉开城市的架构,做大做强,所以只能闷着头发展铜产业,提高人均GDP。
应该说省里对铜陵的发展是有期望的,从安徽第一座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就可以看出,如果当时铜陵有安庆、滁州的体量与规模,应该早已实现经济腾飞,起码也能和芜湖比肩。从1995年至今,铜陵失去了多次发展机遇,省里主导的“皖江开发”计划最终也虎头蛇尾。应该说,城市小是铜陵的隐痛,而小城市又成了铜陵的宿命。
直到2016年,通过“拉郎配”娶回来江北的枞阳,铜陵在版图上才勉强达到地级市的门槛,但由于两地发展落差太大,经济关联度又不高,人文纽带不强,又有长江阻隔,即便铜陵倾其所有支持江北,但江北的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踌躇不前。
纵览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崛起的小城市,无一不是依靠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铜陵不是义乌,没有那么好的产业基础和营商氛围,只能守着铜产业,深挖铜产业。铜陵也不是昆山,没有大腿可抱,靠招商引资也只能吃合肥芜湖不要的残羹剩饭,况且当下城市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没有足够的体量和规模,没有明显的特色和产业优势,是很难在城市崛起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铜陵未来的发展,只有跳出原有的城市架构,拓展新的势力范围,阻碍铜陵发展的,主要是人口不足与空间不足。当然,系统层面的BUG是需要顶层设计来解决,靠战术操作是很难修补的。比如铜陵跨江发展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小城市,又如何能带动比自己体量还大的一个县呢?在皖江沿线,自芜湖以西,安庆以东,近200公里的长江两岸,没有一座人口过百万的中心城市,如能培育出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也能解决铜陵跨江发展不力的现状,这就是铜陵未来发展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变数。
江北不是铜陵的未来,池州才是铜陵的归宿。理想的情况是铜陵与池州合并,或者兼并池州大部,当然,这需要顶层设计。如果能与池州合并,起码能解决两个小城市发展动能不足的问题,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优势产业和城市特色,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合并后的铜陵,拥有了五座长江大桥,三个长江港口,一个九华山机场,人口也达到300万以上,迈入中等规模城市的行列。
二者合并,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铜陵有工业底蕴,池州有旅游和生态,彼此相得益彰。以铜陵主城区为城市门户,以池州山水为长三角的后花园,整合两地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联动两岸发展,打造特色明显、较具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留住更多的家乡人。于此,铜陵才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才不会成为合肥、南京都市圈的附庸,成为被吸血的对象。留给铜陵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不能快速实现崛起,则江南又将多了一个鹤岗。
图片来源网络
-
- 他14岁参军抗日,每次战斗仅3发子弹,第一次拼刺刀刺死四个敌人
-
2025-09-23 18:06:44
-
- 杜传志代表:推进海洋法律体系建设
-
2025-09-23 18:04:28
-
- 云南昆明开往上海的特快列车,绕行南宁、衡阳,全程2872公里
-
2025-09-23 18:02:11
-
- 南方人为啥不爱看央视晚会,尤其是广东广西人,原因很简单
-
2025-09-23 17:59:54
-
- 【干货分享】盘点世界范围内的高智商俱乐部
-
2025-09-23 17:57:39
-
- 每次路过工地看到满头大汗的农民工兄弟,我都会忍不住再多看几眼
-
2025-09-23 17:55:24
-
- 《甄嬛传》选角内幕:富察贵人带资进组,比大佬女友还厉害
-
2025-09-23 17:53:09
-
- 《遮天》人物详解之帝尊!万古之枭雄,遮天世界第一位红尘仙!
-
2025-09-23 17:50:54
-
- 滳慧智库 | 王亚林:有所持戒,方生定力,方生智慧
-
2025-09-23 17:48:38
-
- 模糊图片怎么秒变高清?8种方法帮你改善图片清晰度!
-
2025-09-23 17:46:22
-
- 开国重器!人民币的前身,红色货币
-
2025-09-23 17:44:07
-
- 黄鼠狼最怕什么动物?除了大鹅以外,黄鼠狼更怕这3种动物
-
2025-09-23 17:41:51
-
- 像进了牢笼!小学23岁女教师遗书曝光,揭开最后的“遮羞布”
-
2025-09-23 17:39:35
-
- [包包与时尚]世界十大男士包包你有几个
-
2025-09-23 17:37:20
-
- 近况明显发福!46岁陈键锋突被传自拍照,染金发兼做美甲被指变样
-
2025-09-23 17:35:05
-
- 最迷人的秋景图78幅,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
2025-09-23 01:23:31
-
- 何为科学质疑,与无端质疑有什么区别?
-
2025-09-23 01:21:16
-
- “冻龄女神”张佳宁:给母亲买500万豪宅,拒认亲父却帮继父求婚
-
2025-09-23 01:19:01
-
- 原来陈小艺的儿子就是他,不靠父母靠演技,是“妈宝”也是骄傲!
-
2025-09-23 01:16:46
-
- 高清工笔牡丹白描 158幅(下)喜欢的收藏关注
-
2025-09-23 0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