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将进酒,杯莫停”自称酒仙的李白 与他越醉越有灵感的饮酒诗

2025-07-13 00:51 来源:网络 点击:

“将进酒,杯莫停”自称酒仙的李白 与他越醉越有灵感的饮酒诗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将进酒》

“来来来,两位先生!赶紧喝酒,别停下酒杯!”

聚会中,少不了像李白这种热情招呼大家喝酒的“好”朋友,他又是斟酒、又是劝酒的,简直忙不过来!

李白和朋友们聚会就是要喝酒,酒除了助兴、增加欢乐气氛外,也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酒后,李白常抒发自己的情怀,将想讲但平常没机会说的话,用诗把它写出来,就成了饮酒诗。李白的饮酒诗算一算,还超过了一百首!

若再加上聚会饮酒没作诗的日子,实在难以计算李白喝酒的日子到底有几天?难怪,李白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妻子说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他自称“酒仙”,酒后发诗兴,诗中又谈酒,人生几乎是酒与诗交织的杯酒人生。

哥喝的不是酒,是快乐!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李白聚会喝酒写出来的诗,被统称为“宴饮诗”,其中从诗题就表明要请人喝酒的《将进酒》是最知名的几首之一。趁难得的美好时节与朋友相聚,在有限的年华畅饮,李白写下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千古名句。

在诗里,李白不断地宣传饮酒的妙处,高声赞扬及时行乐的必要,这或许是李白的脑部受到酒精影响,弥漫着舒服愉悦的感觉。

另一首《山中与幽人对酌》也是李白有名的一首宴饮诗。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们俩在山中开满花的美景里喝酒,一杯又接着一杯,实在是人间乐事。当我喝醉想睡时,你就自行离开吧!如果还有余兴,明早你再抱着琴过来。

在李白的聚会中,不需要来很多朋友,只要有人和自己对饮就足够。喝下一杯又一杯酒的李白,最后提到“明朝有意抱琴来”,请朋友明天再过来一趟,不知李白是否打算明天继续喝呢?

在李白心中,面对好友、乐事、良辰、美景等美好事物,他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喝酒!除了自己畅饮外,也乐于与大家分享。“劝酒相欢不知老”,来,敬一杯,开心地喝就不觉得老了!

喝酒时,李白的劝酒可真是不遗余力,若是同座友人不喝酒,可是会被李白好好晓以大义。“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李白奉劝他的朋友,千万不要拒绝这一杯酒,请看!春风正笑着欢迎我们,怎么可以不喝呢?他甚至强调,想想那些古人吧!他们现今又都在哪里呢?还不喝起来!?

为了和朋友喝得尽兴,李白花招百出。《待酒不至》诗里头说:“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若友人收到邀请还不赴宴,李白就借口春日暖风,正好适合酩酊大醉!若是朋友来了,但对喝酒面有难色或示意挡酒,李白则:“君今不醉将安归”,朋友若今不畅饮酣醉一番,哪有地方可以回去呢?

若是朋友求饶地说不能再喝了,李白还会揶揄他:“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若是不把杯子里的酒喝光,可是会被陶渊明嘲笑的啊。

李白:敬你最后一杯酒!

离别的情绪总是复杂又难消,何以抒解?在李白心里的答案,不外乎让酒精来麻痹自己吧!也因此李白的各种送别诗中总是反复提到酒。

这些送别诗中,李白高喊着:美好景物就要有好酒来配啊!“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将周遭美好的景色与酒镶嵌在一起;有时不一定需要喝酒的缘由,因为“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既然人都来送了,就来喝一杯吧!不过,李白大部分的诗句都反映了他及时求一醉的行乐心态,下面这段诗文也是。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

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一股浓郁的香草芬芳,将它盛在玉碗中,晶莹地看来就像是琥珀一样。只要主人和我一同畅饮,醉后我哪管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别管了,不说了,就喝吧!

看看李白将酒形容得多好,他想说的是:别伤感了!酒喝完就不需要清醒了。为了排解情绪求一醉,他身体力行,建议朋友在离别时喝酒“别管了,就喝吧!”李白对好友杜甫说:“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各自飘远,暂且痛快淋漓地饮尽手杯中的酒!

李白送别其他朋友时,也时常以酒相送,“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我不忍心你将要离开,不如再把手上的酒干了吧!不仅如此,他还说:“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你们都要走了,怎么能不好好喝光杯中的酒呢?

不仅如此,李白有次更豪迈地说:“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他暂且先向东山借个皓月清光,用一整晚的畅饮欢歌来为朋友送行。看来,将送别的悲伤情绪,转化成喝酒之乐是李白的惯用手法。

酒有多棒?李白最知道

为了让大家都知道酒有多好,李白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奇招,就是要推广酒的好!李白先是运用色彩,呈现出缤纷的视觉飨宴。从还没有滤过的葡萄酒与和水的颜色互相比拟“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各色美酒当前,客人们还不怦然心动吗?除此之外,李白也用了各种夸大的数字,制造耸动的效果。有形容酒的数量非常多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也有形容买酒的花费量大的“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特别是,李白向大家保证:“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他喝酒的时间长,酒量又极好,他能做得到,大家也都做得到!这些数字不仅惊人,更是抓住了世人的目光,能让人感受到李白不拘束的帅气与喝酒的豪迈。

李白:我就是酒的最佳代言人

一定要和朋友聚会喝酒才有趣味吗?没有聚会或没朋友时该怎么办?李白想了想,没关系,自己一个人也能喝的很愉快,李白还亲自示范给大家看,写了一些“独饮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写到:我在花丛间饮酒,知道没有人能相陪,便独自酌饮。没人也没关系,举起酒杯,月亮就是我最好的酒友,再加上我的影子,正好是三个人。

虽然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也仅是跟在我前后,但没有关系,暂且以明月与影子来作伴,趁此春夜我要及时行乐。我唱歌时月亮跟着我徘徊移动,我起舞时影子也在前后摇摆。在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当我酒醉后三人各奔东西,但愿能永远忘情地漫游,期待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看来,李白很能胜任酒类代言人的角色,酒后连月亮与影子都被他相邀,一同伴歌伴舞。

而喝酒的乐趣是什么呢?《月下独酌》的第二首写道,“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酒后的李白很有自信地提到,自己喝下三杯酒,可通晓人生大道理;而喝下一斗酒,就能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他得到了这样喝酒的趣味后,提醒大家这趣味绝对不可以向清醒的人说!

另外,李白也把喝酒的乐趣和其他乐趣做了比较,他在《月下独酌》的第三首末段写到,“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李白说,一杯酒喝下去后,生与死就没了差别,更何况万事万物根本没有是非定论。无论清醒时自己状态如何,喝醉后在孤枕中睡下,就像是失去天地般的孤身所在,也没有关系。

最后,李白提出了他的结论:沉醉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样更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