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叫魂!1768年发生在中国的真实妖术大恐慌事件!

2025-07-08 09:42 来源:网络 点击:

叫魂!1768年发生在中国的真实妖术大恐慌事件!

三观沉思录, 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眼沉思

叫魂,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极为陌生的,似乎这个词,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在各种恐怖小说和影视剧中。

可在中国历史上,却真的发生了一起“叫魂”引发的大恐慌!

这股“叫魂” 的妖风,不仅让平民百姓人人自危,身居庙堂高位的官员们,人心惶惶,大肆搜捕施展叫魂妖术的“恶徒”!

究竟什么是叫魂?为何会把清朝上下搅的鸡犬不宁?

乾隆年间妖风起

清代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68年,此时的清朝正处于“乾隆盛世”,虽说底层民众仍旧食不果腹,但好歹日子过得太平。

可就在这年,一股妖风不胫而走,以极快的速度在整个中国蔓延开来,让所有人深感不安,生怕自己会稀里糊涂的死去!

这股妖风,就是“叫魂”。

那么什么是叫魂,人们又为何会对它恐惧至极呢?

所谓的叫魂,是盛行于中国古代北方的一种方术,据说只要知道仇人的生辰八字,或是衣服头发,就能够做法害人,让他们死的不明不白!

其实这让人毛骨悚然的“妖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纯属是子虚乌有的封建迷信,但在当时封建王朝的蒙昧时期,却足以让所有人陷入到巨大的恐惧之中。

无论是远在朝廷的皇帝,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都惶惶不可终日,官员们疯狂的大肆搜捕,只要是跟叫魂沾边的人,都难逃牢狱之灾。

叫魂的阴霾,笼罩在整个中国的上空,那么这起诡异案件的起因,到底是怎么回事?

1768年,浙江萧山县的两个和尚,准备到更富庶的杭州去化缘,但由于天色渐晚,他们就决定在城外的破庙里歇脚。

不过让这两个和尚没想到的是,他们已经被当地的居民给举报了,毕竟,和尚的外地口音,在人口流动并不发达的清朝,属实分外扎眼。

巡逻的捕快当即就对和尚进行了盘问,还将他们行李强行打开搜查,结果却发现了剪刀和扎辫子的头绳。

剪刀和头绳本身是很常见的物件,可出现在和尚的行李中,就有些诡异,围观的百姓直接炸了锅,和尚拿剪刀,肯定是为了剪人头发做法事害人!

眼见事情闹大,捕快当即就把两个和尚扭送到了官府,主审的县令不问青红皂白,就责问和尚们究竟剪了多少人的辫子谋财害命?!

吓得和尚磕头如捣蒜,连声求饶,他们从来就没有剪过别人的辫子,就更别说谋财害命了。

但县令却不慌不忙的拿出了所谓的“证据”,那就是从和尚行李中搜出的剪刀和扎辫子的头绳,吊诡的是,证据中竟然还有两条辫子!

和尚赶紧解释,行李中的辫子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至于扎辫子的头绳,是他出家之前的物品,至于剪刀则是他儿子的遗物。

不过他们的辩解在县令看来,完全就是在撒谎,当即就对和尚开始用刑,在非人的折磨下,和尚撑不住了,只能乖乖认罪招供,承认他们就是剪人辫子施展叫魂妖法,谋财害命的歹徒。

大喜之下,县令直接就把和尚们送到府衙,照旧先是大刑伺候,屈打成招,供词更加骇人听闻!

最后,这两个施展妖术的和尚,被送到了巡抚的面前。

到了巡抚衙门之后,遍体鳞伤的和尚们当场翻供,说是他们是被陷害的,当时抓他们的捕快,为了索取好处费,就威胁他们,如果不给钱,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可和尚哪有钱去孝敬捕快,于是捕快就特意找来两条辫子,栽桩嫁祸给两个和尚,县令为了得到上司的嘉奖,屈打成招。

好在巡抚衙门的官员很精明,当即就找来捕快对峙,和尚的冤情真相大白,陷害他们的捕快被暴打一顿,至于两个和尚,拿了赔偿后无罪释放。

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无非就是个冤案澄清,可民众们却以讹传讹,将“叫魂”的故事不断夸大,添油加醋之下愈演愈烈!

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甚至许多流浪的乞丐、道士与和尚,都被污蔑为“叫魂”的妖人,惨遭殴打迫害,不少人因此丢掉了性命!

道路上随处可见被殴打致死的尸体,衙门中,也都是被抓来的犯人,他们的辩白的理由很统一:

“打死几个做法害人的妖人,我有什么错?”

这场子虚乌有的“叫魂”大案,让整个大清帝国陷入到了狂热之中,比之欧洲中世界的“猎巫运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仅仅是民间的狂热,还并不足以让荒唐的“叫魂”案演变成自下而上的恐慌,其中起到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的,其实是乾隆皇帝。

庙堂起风不可阻!

无稽之谈的“叫魂”,之所以会如同瘟疫般在中国大地上蔓延,与乾隆皇帝脱不开关系。

当时的清朝,正处于“乾隆盛世”,得益于乾隆的爷爷康熙,为他扫平了外部的隐患,父亲雍正大力革新,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将清朝内部的弊病一扫而空。

这才为“乾隆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天胡开局的乾隆简直不要太爽,即便他在位期间征伐大小金川、缅甸、新疆,接连用兵之下,国库仍旧充实。

乾隆时期的外贸也较为发达,高产的红薯和玉米的引进,大量的粮食导致人口增长,可人口的增长,在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并不是件好事。

土地是固定的,无法承担激增的人口,于是没有土地的人口,开始以乞讨为生,或是出家为为僧,或者是道士,毕竟能吃口饱饭就行。

任何行业涌入的人多了,竞争同样会变的激烈,道士与和尚也不例外,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全都是靠着信徒的捐赠,或是”化缘“得来的,说白了,就是高级的乞丐。

为了填饱肚子,这些和尚与道士,不得不开发新的打法,比如算命、念经之类的乞讨方式,也就应运而生。

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念经的和尚,还有算命的道士,这样的场景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相当炸裂。

就算是放在今天,一堆的和尚追着你念经,搁谁能不害怕?

虽然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但深身处底层的民众想要勉强维持温饱,需要付出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疲于奔命是当时民众最真实的写照。

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乞丐、和尚、道士,人们心中的恐惧和焦虑也水涨船高,毕竟,这些人不干活,却声称自己有着某种怪力乱神的能力,鬼神迷信本就是封建社会的一部分,恐慌逐渐在民众的心中累积。

而“叫魂”这种本身就有鬼神加持的说法,就成了点燃恐慌的导火索,谣言不胫而走,从城镇到乡野,人们谈及“叫魂”而色变!

萧山和尚案的发生,也就出现的顺理成章,并且,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萧山和尚叫魂案,并非孤例。

叫魂的阴风,很快就吹到了朝堂之上,对民间甚嚣尘上的“叫魂”谣言,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官员们嗤之以鼻,这无非就是愚民们的无稽之谈。

所以对于叫魂谣言的沸沸扬扬,官员们都选择性的无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息事宁人就成了最好的处理办法。

只要地方官员不上报,皇帝不知情,这件事就从没发生过,毕竟,如果将皇帝卷入这场“叫魂”的风波之中,处理好还则罢了,一个不小心,那就是掉脑袋的大事。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皇帝很快就得知了“叫魂”的谣言,作为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代,乾隆本身就对各种有关怪力乱神的谣言分外敏感。

原因无他,满人入关后,汉化始终都在进行中,可对于满人来说这不是件好事,毕竟,游牧起家的他们,始终对自己的合法性,充满着焦虑,生怕民众们搞出“反清复明”的大事,这也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而“叫魂”剪辫子做法害人的谣言,乾隆本人是不相信的,他真正害怕的,是有人借着“叫魂”的谣言,浑水摸鱼趁机造反!

毕竟,清朝初年为了让汉人臣服,强制他们剪发留辫,甚至还定下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严苛命令。

“叫魂”剪辫子,在乾隆看来,俨然是有人在借着妖术的谣言,伺机造反的征兆!

虽然上下官员们瞒报地方真相,但乾隆还是借由自己手中的探子,得知了“叫魂”的情况,当即下令对所谓的“妖党”进行剿灭。

一场席卷整个中国的“叫魂案”,就此拉开帷幕,乾隆对官员们严加申斥,在他看来,正是这群欺上瞒下的官员,才导致叫魂妖法传的沸沸扬扬。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多数官员对于乾隆严查“妖党”的命令,仍旧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挡不住总有人为了拍马屁,故意扩大事情的严重性。

就比如福建巡抚富尼汉,为了讨乾隆的欢心,故意屈打成招,声称他抓到的和尚承认了背后有人指使,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可乾隆派去调查的官员,在几番审问之后,却一无所获,富尼汉当即严刑拷打抓来的和尚道士,最终,耐不住酷刑的和尚道士,供认出了大批子虚乌有的“同党”。

更离谱的是,有的官员为了拍马屁,不惜编造故事,声称这些所谓的“妖党”,个个法力高强,不仅会隐身,甚至还会飞天遁地!

不过他编出来的故事,连乾隆本人都不信,只回复了四个字:“无用废物。”

即使乾隆很清楚官员们是为了迎合上意,才选择弄虚作假,可他害怕的始终是造反,虽然“叫魂案”荒唐至极,他也不得不进行下去。

声势浩大的清剿“叫魂”运动,在乾隆的推动下,迎来了高潮!

任何人,就算是没有证据,都能够以举报“妖党”的名义,将他人陷害入狱,原本只是针对于和尚道士乞丐的“叫魂案”,在朝廷的推波助澜下,成了公报私仇的利器。

普通民众借着“妖党”的名头,肆意公报私仇,衙门小吏,借着纠察“妖党”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整个大清,搜捕举报“妖党”,成了所有人的头等大事!

可越来越多的人被举报,越来越多的案件被呈报朝廷,原本就子虚乌有的“叫魂案”,终于露出了破绽。

席卷整个大清帝国的“叫魂案”,起因相当离谱,竟然是两家寺庙为了争夺香火钱,故意散播的谣言,导致人人自危,最终演变成波及全国的骇人“大案”。

得知真相的乾隆,虽然有心结束这场错误的清剿,但作为皇帝的他拉不下面子,只得将黑锅全部甩到了看不顺眼的官员身上。

这起搅的大清帝国鸡犬不宁的“叫魂案”,在最后,竟然变成了乾隆对不服从他命令的官员们的清剿。

而扩大癫狂的始作俑者,福建巡抚富尼汉,他只是受到了名义上处罚。

结语

为何乾隆会借着荒唐的谣言,从最初的清剿“妖党”,进而演变成清剿官员呢?

我更倾向于,这起所谓的“叫魂案”本身,就是乾隆对于文字狱的一次扩大,借着清剿“妖党”的名义,进一步巩固他的专制。

虽然雍正在位期间,极大的整肃了士绅官僚集团的秩序,但在乾隆时期,这样的手段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倒退,是乾隆不想吗?

其实是他发现了更高效的办法,文字狱和“叫魂”,更像是“莫须有”的罪名,他不需要罗织罪名,只需要把想处理的官员们放进去,自然会有人弹劾他。

官员们无法知道皇帝的行事规则,自然就只能诚惶诚恐的揣摩上意,这是封建社会的必然,也是清朝覆灭的必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三观沉思:冷眼观察,沉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