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2025-07-08 09:18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谢晋(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导演、编剧。 1950年,在爱情电影《哑妻》中担任副导演 。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1957年,执导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该片获得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 、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1960年,凭借战争电影《红色娘子军》获得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1965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舞台姐妹》获得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1975年,与颜碧丽、梁廷铎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春苗》 。1981年,凭借剧情电影《天云山传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

1986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芙蓉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8年,执导剧情电影《最后的贵族》,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 。1993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老人与狗》获得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十佳影片奖” 。1997年,谢晋获得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2005年,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07年,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

鲁韧(1912年1月24日—2002年11月23日),原名吴博,出生于天津市,导演、编剧,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195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思想问题》。1955年,与朱丹西联合执导战争电影《猛河的黎明》 。1959年,执导喜剧电影《今天我休息》 。1962年,执导剧情电影《李双双》,该片获得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76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新风歌》上映。1979年,执导剧情电影 《于无声处》 。1981年,执导剧情电影 《车水马龙》 。

谢铁骊(1925年12月27日-2015年6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市,导演、编剧,毕业于淮海军政干部学校。1959年,独立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无名岛》 。1963年,执导剧情电影《早春二月》 ,该片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196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上映 。1970年,执导戏曲电影《智取威虎山》 。1975年,担任剧情电影《海霞》的编剧 。1980年,执导战争电影《今夜星光灿烂》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8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清水湾,淡水湾》上映 。1988年,凭借古装剧《红楼梦》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1年,执导奇幻电影《古墓荒斋》 。1994年,执导反腐倡廉题材电影《天网》 。2000年,执导惊悚电影《聊斋-席方平》 。2005年,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07年,客串剧情电影《旋律》 。2011年,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奖 。

凌子风(1917年3月10日—1999年3月2日),原名凌风,曾用名凌项强,出生于北京,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学校。1946年,参演剧情电影《边区劳动英雄》。194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中华女儿》 ,该片获得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 。195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春风吹到诺敏河》上映 。1958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深山里的菊花》上映。1964年,与董克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草原雄鹰》。1979年,由其执导的人物传记电影《李四光》上映。1984年,执导剧情电影《边城》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6年,执导剧情电影《马铁腿外传》。1992年,执导剧情电影《狂》 。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中国第一位女导演。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 。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 。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槐树庄》获得第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1966年,执导舞台艺术片《青春红似火》。1976年,与黄宝善联合执导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 。1968年,担任武侠电影《笑面侠》的助理导演。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我们是八路军》 。1985年,执导了建国35周年献礼电影《中国革命之歌》,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严寄洲(1917年8月-2018年6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导演、编剧,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1955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脚印》。1958年,与郝光联合执导革命电影《英雄虎胆》 。1963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上映 。1978年,严寄洲把电子音乐搬上银幕,推出了中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制作的音乐电影《猎字"99"》 。1979年,执导的剧情电影《二泉映月》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

1983年,与杨光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再生之地》,该片获得“人道主义”优秀影片奖。1987年,获得新时期导演荣誉奖。1990年,与赵艺君联合执导动作电影《猎豹出击》。199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奖金奖。1995年,获得抗日战争50周年老作家奖。2005年,被评为“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2012年,严寄洲获得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7年,严寄洲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导演 。

李俊(1922年3月2日—2013年1月7日),山西夏县人,中国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理事。1937年参加革命,1951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1959年开始拍摄故事片。近40年间,先后执导了《农奴》《闪闪的红星》《大决战》等11部故事片、6部纪录片、5部舞台艺术片。其中《闪闪的红星》仍被视为经典。片中的儿童英雄形象潘东子,更是几代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曾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崔嵬(1912年10月4日—1979年2月7日),原名崔景文,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导演、编剧、演员。 195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青春之歌》。1960年,与陈怀皑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杨门女将》,该片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红旗谱》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63年,执导抗日电影《小兵张嘎》,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在文艺界集中的社会主义学院讲习班“学习” 。1968年,被关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后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及秦城监狱。1972年,经过审查,获得“解放” 。1974年,执导京剧艺术电影《平原作战》 。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风雨里程》。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活动中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

陈怀皑(1920年9月23日—1994年11月28日),原名郑衍贤,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1950年,参演剧情电影《陕北牧歌》。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虎穴追踪》 。1960年,与崔嵬联合执导京剧艺术片《杨门女将》 ,该片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2年,执导戏曲电影《野猪林》 。1975年,与谢铁骊联合执导电影《海霞》 。1979年,独立执导戏曲片《铁弓缘》 ,该片获得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1981年,与谢铁骊、巴鸿联合执导剧情电影《知音》 。1984年,执导剧情电影《双雄会》。1986年,执导戏曲电影《朱门玉碎》。1998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三岔口》上映。

成荫(1917年1月21日-1984年4月26日),原名成蕴保,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导演、编剧,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1949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电影《回到自己队伍来》 。1950年,自编自导战争电影《钢铁战士》 ,该片获得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1952年,与汤晓丹联合执导战争电影《南征北战》 。1958年,执导爱情电影《上海姑娘》。1962年,执导战争电影《停战以后》 。1966年,由其执导的励志电影《女飞行员》上映。1972年,执导现代京剧电影《红色娘子军》 。1975年,执导现代京剧彩色舞台艺术片《红灯记》。1978年,执导战争电影《拔哥的故事》。1981年,执导历史电影《西安事变》,影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水华(1916年11月23日—1995年12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导演、编剧。1940年,与王滨联合执导话剧《带枪的人》。195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白毛女》 ,该片获得第6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54年,执导剧情电影《土地》。1959年,执导的剧情电影《林家铺子》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61年,凭借剧情电影《革命家庭》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1965年,由其执导的革命电影《烈火中永生》上映 。1981年,执导的剧情电影《伤逝》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与马秉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蓝色的花》。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水华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郭维(1922年10月21日—2014年11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导演、编剧。1951年,协助史东山执导了战争电影《新儿女英雄传》 。1953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智取华山》 ,该片获得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和平奖 。1954年,执导人物传记电影《董存瑞》,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58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花好月圆》。1964年,担任戏曲电影《铡美案》的导演。1979 年,执导剧情电影《柳暗花明》 。1984年,执导戏曲电影《三全其美》 。1987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笨人王老大》上映 。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时,郭维被中国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

袁乃晨(1919年12月—2015年10月5日),原名高萌,出生于河北省雄县,导演、编剧。1947年,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中饰演营长 。1948年,执导科教片《预防鼠疫》 。1949年,开始执导译制片,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1953年,与吕班联合执导剧情电影《英雄司机》。1956年,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并执导了剧情电影《马》。1963年,执导农村题材电影《两家人》。1974年,执导剧情电影《向阳院的故事》 。1978年,由其执导的歌舞电影《蝶恋花》上映。1983年,与任彦芳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风云初记》。2004年,袁乃晨获得第1届长白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2008年,袁乃晨获得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武兆堤(1920年11月18日—1992年9月3日),祖籍山西省襄汾市,出生于美国匹兹堡市,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48年,与苏里、吴茵共同创作歌剧《钢骨铁筋》,后由成荫改编为剧情电影《钢铁战士》 。1954年,担任工业题材影片《无穷的潜力》的副导演 。1955年,与苏里联合执导战争电影《平原游击队》 ,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1957年,独立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地下尖兵》 。1959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冰上姐妹》上映 。1964年,执导战争电影《英雄儿女》 。1971年,执导京剧戏曲艺术片《沙家浜》 。1980年,将话剧《陈毅出山》改编为剧情电影《山重水复》 。

苏里(1919年—2005年5月2日),原名夏传尧,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导演、编剧。1955年,与武兆堤联合执导战争电影《平原游击队》 。1956年,独立执导儿童电影《哥哥与妹妹》 。1958年,独立执导剧情电影《红孩子》,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金江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1959年,执导剧情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960年,执导古装电影《刘三姐》 。1966年,与袁乃晨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战洪图》 。1972年,与王炎联合导演革命样板戏影片《奇袭白虎团》 。1978年,与张健佑联合执导剧情电影《严峻的历程》 。198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点燃朝霞的人》上映 。1996年,苏里获得吉林省文艺最高成就特别奖 。1999年2月2日,长春电影制片厂为苏里与袁乃晨举行“著名电影艺术家苏里袁乃晨80华诞及从影50周年纪念座谈会” 。

于彦夫(1924年2月1日—2005年11月10日),原名于景霖,出生于辽宁丹东。1942年,考入“满映”演员科,之后转为正式演员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彦夫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护厂斗争。1947年,在木偶片《皇帝梦》中担任导演助理 。1949年,担任战争片《伟大的转折》的译制导演,从此开始其导演生涯 。1952年,担任电影《葡萄熟了的时候》的副导演 。1955年,执导了剧情电影《夏天的故事》 。1957年,执导剧情片《芦笙恋歌》 。1964年,于彦夫执导了戏曲片《节振国》 。1974年,执导故事片《创业》 。1978年,执导了剧情片《希望》 。1984年,与张圆联合执导电影《黄山来的姑娘》 。1987年,执导了战争电影《陆军见习官》 。1990年,担任电影《那年的冬天》的导演。

林农(1919年—2002年)四川省南充县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东北干部团奔赴解放区东北文工团,后来调到沈阳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讲师。解放后,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创作工作。 林农曾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解放后先后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创作工作,在《卫国保家》、《上饶集中营》、《丰收》中任副导演。先后拍摄了《小姑贤》、《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党的女儿》、《甲午风云》、《兵临城下》、《艳阳天》、《金光大道》、《闯王旗》、《大渡河》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除导演作外,林农还编写了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等。

王炎(1923年5月5日—2003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1948年,在剧情电影 《光芒万丈》 中饰演厂长 。1951年,担任剧情电影《胜利重逢》 的助理导演 。195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寻爱记》。1959年,执导剧情电影《战火中的青春》 。1964年,执导剧情电影《独立大队》 。1972年,执导剧情电影《奇袭白虎团》。1979年,执导剧情电影《从奴隶到将军》 。1981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上映 。1987年,凭借剧情电影《女人国的污染报告》入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93年,与王星军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阿曼尼萨罕》,该片获得中国电影政府奖特别荣誉奖、第1届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评委特别奖 。2003年,2006年,由其创作的自传 《一个导演的自述:王炎自传》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