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郭庄发现神秘古墓,墓中暗藏流沙,帝王级墓葬墓主人身份成谜

2025-04-30 16:57 来源:网络 点击:

郭庄发现神秘古墓,墓中暗藏流沙,帝王级墓葬墓主人身份成谜

2004年4月某天深夜,一场大雨过后,上蔡县郭庄村民听见奇怪的敲击声,声音像是从地下传来的,一连几个晚上,有心人都在找声音的规律,直到某天早晨。

放羊的老人第一个发现了后山的窟窿,声音就是从这传遍郭庄的,大家都觉得蹊跷,窟窿周围有脚印,明显是人为开凿的,打井?不像,难道是盗墓?

一年后,河南文物研究所团队紧急赶往郭庄,敞口了一年的盗洞下很可能大有玄机,来到山岗时研究员马俊倒抽一口凉气,如果是高规格墓葬,这座小山冈整体就是封土堆,但这规模也太吓人了吧。

盗洞的尽头什么也没有,这帮摸金校尉走了空,但考古队通过勘探发现,盗墓贼的判断基本没错,他们寻龙点穴的功夫了得,只是运气不好,没找到墓道口,又没胆子用炸药,结果白白挖了这么深的盗洞。

经过对封土底层的钻探样本分析,这墓穴年代久远,不久,从北京传来了好消息,碳14定年在春秋时期,马俊一干人兴奋起来,省文物院下达命令,2005年底前必须探明郭庄墓葬的秘密。

新的情况却狠狠打了脸,这墓早被盗过,绕过后山的植物,五个盗洞相继浮现,每一个都深不见底,而早几拨的人更绝,盗了墓就把口堵死,只能依稀判断盗洞成于汉代,随着探查的继续,另外六个盗洞也相继浮现,加上去年的盗洞,这墓2000年遭遇了12拨盗墓贼,算得上命运多舛。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立项后怎么说也要出结果,经过几个月连续工作,在挖掘了二十多米后终于看到主墓的墓道口,北京来的专家发现,“这是流沙墓!”

所谓流沙墓是春秋战国王侯们流行的墓葬形式,用流沙堆积在封土堆上,一旦有小贼打洞,流沙就会把侵入者埋在下面,部分盗洞里的防沙板也证明,精明的盗墓贼也识破了机关。

在慎重部署后,考古队设置了新预案,从西南入手继续下探,终于突破了迷魂阵到达主棺椁的位置,庞大的人殉规模却吓坏了大家,一共清出53具尸骨,这些人大多是斩首的。

随着主椁室被发现,3000多件文物也重见天日,可墓主人却始终不见踪影,通过文献和陪葬品的思想重构,基本可以判断这是春秋战国交替时蔡国的贵族墓,规格庞大,历代虽然多次被盗,但出色的防盗设计把墓穴结构独立出来,也导致每次盗墓贼都只能尝点甜头。

主墓室有一把青铜剑,剑身刻有“曾候舆”字样,又和另外一座大墓“曾候乙”有莫大联系,墓主人可能是蔡国的灭国之战中一位将军,他更可能和楚国公子弃疾很密切,蔡国被灭后,公子弃疾被封蔡公,可是2500年前那场大战记录不多,直到今天,专家仍然没能确定墓主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