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当年巴伦支海事件:苏联战斗机凌空切割北约侦察机,结局如何?

2025-10-08 01:59 来源:网络 点击:

当年巴伦支海事件:苏联战斗机凌空切割北约侦察机,结局如何?

今天提到俄罗斯大家对他产生的印象一定是,强硬、战斗民族、一言不合就动手。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俄罗斯无论是在外交和军事上,都体现出强硬的表现。例如2008年,当世界的目光都在中国举办的夏季奥运会上,曾经和俄罗斯同属于苏联的加盟国格鲁吉亚,袭击俄军维和部队,导致尚在北京的俄总统普京向世界告知,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宣战,并以闪电战收场了战争。

这也向外界传递俄罗斯的强硬,领土主权没有谈判,只有战争。而俄罗斯的强硬也与其部队的强悍有关,特别是空军,在现代社会中,处处流传着俄航的飞行员的惊人操作。其实也是由于俄罗斯的纬度较高,经常会遇到极端天气,面对极端天气的处理,已让他们司空见惯,故而处理起来要比很多国家航空公司要从容。

而俄罗斯的空军威名,也是在苏联时期培养出来的。众所周知,在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又开始了冷战争霸。为此美国联合一众欧洲国家成立了北约军事联盟,苏联方面则是和加盟国成立华约与之对峙,一时间在欧洲地区乃至世界都弥漫着战争的威胁。

尚在对峙时期,美军就时有派出侦察机或是潜艇侦察监视苏军的动向,苏联的驱逐也是毫不客气地,一般来说。国家之间的战机在领空中遭遇,驱逐都是伴飞警告、最为严重就是火控雷达瞄准,表示最后警告。

两国飞行员在驱逐或是摆脱的环节,是乐此不疲的,一方面可以提升飞行技能或展示飞机性能。一方面也是可以探知彼此战机间的差异性,所以在苏联时期,美军的飞机抵近侦察苏联,苏联从早期的劣势,到80年代逐渐转变为优势。主要也是经济一定程度恢复,造出更加强劲的战机对抗美国。

美苏的空中对峙也从原先美国可以派出侦察机或是高空气球侦察本土,到苏联升级防空导弹和配置更好的战机后,转变侦察领海海岸线。其中就爆发了一个载入史册的事件,也是让苏联引以为傲的事件,提起这个事件就是这架战机的功勋。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1987年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1987年9月13日,北约成员国挪威派出一架P-3B侦察机,在苏联的领海巴伦支海做常规侦察,包括要侦察苏联的海军舰队。

很快这架侦察机被苏联的雷达发现,苏联方面派出瓦西里·辛巴尔大尉驾驶苏—27战机前去拦截,苏—27于1969年为对抗美军的F-15型战斗机设计,该机型由苏霍伊夫设计局主持设计。

拥有机动性强,作战半径广,可长程执行拦截任务和攻击任务。所以出现敌侦察机后,苏军方面让苏—27前去拦截,担任拦截的飞行员瓦西里·辛巴尔大尉更是经验丰富,之前他曾拦截过一艘挪威的间谍船时,就故意快速低空掠过船只上方。

之后打开航空的废油洒在船上。派出这样的飞行员,显而易见苏联要让北约难堪,也是对侵犯领空的回应。

当时的时间在10时39分,苏-27从外海以翻滚的姿态逼近P-3B,由于苏-27列装后执行任务有限,挪威飞行员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型号的飞机,他只知道这架叫不出名字的新式战机机动性很强,苏-27一开始是抵近监视P-3B,两机距离十分接近,挪威飞行员甚至可以看见它的挂载导弹,以及它打开背减速板。

面对挪威的侦察机,仍在执行侦察任务。苏—27利用其两台大功率喷射发动机近距离加大马力,瞬间产生的气流,差点掀翻P-3B。挪威机长减速示意,侦察机马上折返,实际上它只是过了一会又继续进行侦察任务。面对挪威侦察机如苍蝇般驱逐不掉,驾驶苏-27的辛巴尔大尉,决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看着飞机垂尾尖而锋利,以及这架战机强大的发动机。

10时56分,苏—27飞到侦察机下方,紧贴侦察机的同时,他将机左垂尾对准该机的右翼发动机,并猛然加速。瞬间苏—27的机尾如同锋利的手术刀划开了P-3B的发动机,配置螺旋发动机的P-3B的右发动机,马上冒起黑烟宣布报废,其中一片螺旋桨叶片被划断后,插在P-3B飞机身上。并在一分钟内下降3000米高度,差点有坠毁的威胁,瞬间失去部分推力的P-3B不得不返航。

结语:当时该事件发生后,一边让西方震惊于苏联的飞行员的高超飞行技巧,以及对苏-27战机有了明却的认知,受伤返航的P-3B拍下了近距离的画面。苏联方面为了担心由此和挪威产生不必要的争端,事后将该苏-27的涂装36号改成38号。

而飞行员辛巴尔大尉被停飞处分,后来调往克拉斯诺达尔省后,在90年代末的一场飞行事故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