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井冈山革命故事》连载(1)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

2025-09-12 08:19 来源:网络 点击:

《井冈山革命故事》连载(1)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

《井冈山斗争读本》由井冈山红色讲坛知名教授周爱华编写,作者研究井冈山斗争二十余年,并行程上万里到重要事件发生地做实地考察,是全国破解困扰史学界28年的袁文才“逐客令”真假谜团第一人。重温井冈山历史,再次感受那段峥嵘岁月,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本书按时间顺序把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一一进行详细解读,给读者重现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序篇:国民党背叛大革命,毛委员引兵井冈山

一,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

1924年1月,正在寻找救国道路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两党开始共同领导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然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五十九岁。孙中山先生留下三份遗嘱,分别是《家事遗嘱》《国事遗嘱》《致苏联遗书》。

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要求国民党继续“联合工农,反帝反封”、与共产党继续合作领导革命: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然而,孙中山先生的继任者并没有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反而先后背叛了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者)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背叛了孙中山先生遗志。

尤其反动的是,国民党右派还从历史的垃圾堆里重新捞起晚清政府在1905年就已废除的不人道的斩首处决刑罚,把屠刀砍向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工农群众,其反动本质暴露无遗。

面对敌人的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革命运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当时二十三岁的中共中央政治秘书邓希贤负责有关会务工作。1927年初,年轻的共产党员邓希贤奉命离开苏联回国。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时候,邓希贤刚到武汉党中央机关工作不久。为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他开始改用邓小平这个名字,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一生。

为了保证会议能够开好,邓小平接到任务后,第一个来到会场着手准备。会议完成之后,邓小平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在这个简陋的会议室里,尽管会议只开了一天,邓小平却在这里整整待了六天。

由于八七会议记录稿送交共产国际保存,因而得以在莫斯科的档案馆里一直留存下来。1957年苏共中央向中共中央移交中共在共产国际的档案时,这些记录稿也在其中,为后人提供了准确的关于历史真相的记录。

八七会议的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8月的武汉酷热异常,但为了保密,只得整天关着门窗,不通一点风,室内简直如蒸笼一般。另外,为了防止人员进出引起特务注意,当时要求参会人员一旦进去了就不能出来。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在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的长篇报告结束之后,毛泽东是当时发言最早的代表,也是发言最多的代表,他先后七次发言,完全改变了以往他给人们留下的“寡言少语”的形象。经过了大革命的锻炼和洗礼,毛泽东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毛泽东在发言的时候措辞非常委婉,方法很是得当。会议召开的时候,共产党人正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与会代表的情绪都非常激动、愤怒。

毛泽东知道,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需要的是冷静思考而不是激情,只有冷静思考,才能总结经验教训,一味的批评和过火的指责只能导致思想更为混乱,所以他在会上发言非常谨慎。

另外,毛泽东的言富于思辨、说服力强。当时会议的重点是纠正右倾错误,但是要把问题解决清楚非常难,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全面分析了右倾错误的表现和危害。

毛泽东在发言时还特别谈到自己在1月4日到2月5日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经历。他既讲道理,又摆事实,提出的观点和主张让代表们心服口服。

毛泽东说:“湖南这次农民运动失败,可以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在党的中央委员中,毛泽东虽然不是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但此番见解却是非凡的。从此,毛泽东一直看重“枪杆子”,把武装斗争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

毛泽东的发言为最后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八七会议在改选中央政治局的时候,拟定的候选人中本来没有毛泽东,但是由于他在大革命时期对农民运动、武装斗争等问题有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再加上会议上的突出表现,蔡和森、李维汉等人极力主张在候选人中增加毛泽东。

最后毛泽东以十二票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所以就有了后来“毛委员”这一称呼。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发言:“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正是通过八七会议,毛泽东在党内声望有了明显提高,为他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挽留毛泽东在中央工作,毛泽东婉言谢绝,说:我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受中共中央委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