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冬至数九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2025-11-03 12:22 来源:网络 点击:

冬至数九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冬至数九,又称冬九九、交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计算寒冬日子的传统习俗。一般来说,它从冬至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个“九”,一直数到八十一天之后结束。数九这种计算寒冷天气的方法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流传,冬至过后的八十一天之后约为新一年的3月12日,即在惊蛰时分,数九结束,万物惊蛰,真正的春天也就到来了。

数九习俗的起源时间并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但南北朝时期,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这可能是最早关于“数九”的记载,表明“数九”自冬至当日开始。至宋代后,“数九”亦有从冬至次日开始之说。

在数九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观察到气温的逐渐变化。例如,在“一九”“二九”时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人们会感到天气越来越冷;到了“三九”“四九”,气温达到最低点,这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随后,随着“五九”“六九”的到来,气温开始逐渐回升,天气逐渐变暖;到了“七九”“八九”,气温已经回升到较为舒适的程度,大雁等候鸟也开始北归;最后,“九九”时期,气温已经基本稳定,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此外,与九九歌相映成趣的,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九九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孩儿消寒图等多种。人们会在九九消寒图上,每过一天就记录一下,直到将九九八十一天全部记满,意味着数九天正式结束了。

总的来说,冬至数九不仅是一种计算寒冷天气的方法,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